3. 洗餐巾時,加適量的醋和堿,可使餐巾潔白如新。
4. 將熱醋灌入熱水瓶內,浸泡數小時,倒出後用清水洗幾次,即可消除水垢。
5. 衣服沾上顏色或水果汁,用醋搓洗可去汙痕。
6. 處理細鱗魚類時,可在剖殺前兩小時在養魚水中加幾湯匙醋,容易去鱗。
7. 醋的醫療保健6用
1. 流行性感冒期間,關閉門窗,用小鍋盛醋在火上慢熬、熏蒸,能殺菌消毒。
2. 用兩湯匙醋加一湯匙白糖,拌為糖醋汁,頻繁打嗝者飲後可止嗝。
3. 患齲齒而牙痛者,可用700克花椒、50克陳醋煎後含漱,能緩解疼痛。
4. 容易暈船暈車的人,若先喝上一小杯加醋的溫開水,途中會舒服得多。
5. 夏夜被蚊子、臭蟲叮咬後,其癢難忍,在被叮咬的地方塗上一點醋,可消腫止癢。
6. 在洗澡水中加點醋,浴後會感覺肌肉輕鬆,身體舒適,還可消除疲勞。
8. 啤酒調味除臭14法
1. 一般做涼拌菜時都是用開水將菜燙一下,不妨用啤酒取代開水,將蔬菜浸在啤酒中煮一下,時間不要太長,隻要酒一沸騰即可。然後讓其冷卻食用,菜會更加美味可口。
2. 在烹調魚之前,先將魚用鹽醃漬一下,然後將其浸在啤酒裏煮半小時,這樣可以去掉魚的腥味。
3. 在做雞素燒時,不要用水煮而改用啤酒來煮,這樣可使菜的味道更加鮮美。
4. 烤製小薄麵餅時,如果麵粉中摻一些啤酒,那麼,烤製出來的餅又脆又香。
5. 烤麵包之前揉麵團時,不要放牛奶而以等量的啤酒代之,這樣麵包不但容易烤製,而且烤好後還有一種類似肉的味道。
6. 將宰好的雞放在鹽、胡椒和啤酒中浸1~2小時,可以去掉雞肉的膻味。
7. 在烹調脂肪較多的肉或魚時,加一杯啤酒,可以去掉油膩的味道,使魚、肉更爽口。
8. 炒肉片或肉絲時,用澱粉加啤酒調糊掛漿,炒出的肉片格外鮮嫩,風味尤佳。
9. 烹製凍豬肉、排骨等菜肴時,可先用少量啤酒將肉醃漬10分鍾左右,用清水衝洗一下再烹製,可去除腥異味。
10. 烹製含脂肪較多的肉類、魚類時,可加少許啤酒,不僅能幫助脂肪溶解,還能產生脂化反應,使菜肴香而不膩。
11. 用啤酒代水燜牛肉,異香撲鼻,肉嫩質鮮。
12. 做清蒸雞時,可先將雞放入20%~25%濃度的啤酒水中醃浸10~15分鍾,然後取出蒸熟,味道格外嫩滑可口。
13. 清蒸腥味較大的魚類時,可用啤酒醃浸10~15分鍾,蒸熟後,既大減腥味,又鮮嫩味美。
14. 啤酒可以用來燉魚,在燉製過程中,啤酒和魚能產生酶化反應,香益濃,味更美。
9. 如何利用米酒
1. 炒雞蛋放米酒。
炒雞蛋時加一點米酒,可使雞蛋鮮嫩鬆軟,光澤鮮豔。
2. 使食物變鬆軟。
在冷凍過的食用麵包上噴灑一些米酒,再烤一下,可以使麵包變得鬆軟。如果用同樣的方法蒸一下冷凍過的米飯,也會有同樣的效果。
奶酪幹了之後會變味。如果將幹奶酪切成厚1~2厘米的塊狀,放在米酒裏泡一段時間,然後取出來隔水蒸一下,奶酪就會重新變得柔軟。
3. 做黃油炒蝦肉飯。
做黃油炒蝦肉飯時,在炒米的時候加入黃油,同時加上一些米酒,飯肯定不會夾生。
4. 使麵條團散開。
做冷麵時,如果麵條結成團,可以噴一些米酒在麵條上,麵條團就能散開。
5. 易揭燒焦的鍋巴。
飯燒焦時,鍋巴很難從鍋底上揭下來,如果趁熱將上麵的飯舀出來,在鍋巴上灑些米酒,蓋上鍋蓋燜一會兒,就可以輕巧幹淨地將鍋巴揭下來。
6. 減輕食物異味。
做菜時不小心多放了醋,在菜裏加一些米酒就可以減輕酸味。
如果感到從市場上買回來的醃魚太鹹,可將魚洗淨後放在米酒中浸泡2~3小時,這樣就可以去掉魚身上的鹽分。
如果是用河魚來做油炸魚或麵拖魚時,可以在油炸和裹麵粉之前,將魚在米酒中浸一下,這樣就可以去掉河魚特有的泥腥氣味。
要使在冰箱裏凍過的魚解凍,隻要在魚身上灑滿米酒,魚很快就能解凍,並且不會有水滴和冷凍臭味。
10. 香油妙用指南
1. 止咳嗽。
患有氣管炎、肺氣腫的人,如果在臨睡前喝一口香油,第二天早晨起床後再喝一口,當天咳嗽就能明顯減少。若天天喝,咳嗽慢慢就能治好。
2. 導出誤食的異物。
香油是食道粘膜理想的保護劑,大人小孩吞下雞骨、魚刺、棗核等異物,喝口香油能使異物順利滑過食道,防止和減少銳性損傷。
3. 誤服強酸強堿自救。
誤服強酸、強堿或滾燙食物後,可立即喝口香油,這是最及時的自我急救措施,還可有利於下步的醫院治療。
4. 使嗓子圓潤清亮。
香油能增加聲帶彈性,使聲門張合靈活有力,對教師、演員、翻譯、演說家聲帶疲勞、聲音嘶啞、慢性喉炎等有良好的恢複作用。
登台前喝口香油,能使嗓音更加圓潤清亮,增加音波頻率,發聲省力,延長舞台耐受時間。
5. 對抽煙喝酒者有益。
一時難以忌煙的人經常喝點香油,可減輕香煙對牙齒、牙齦、口腔粘膜的直接損傷,改變口中難聞的氣味,減少肺部煙斑的形成,部分地阻滯尼古丁的吸收,使之黏附在香油層中隨痰液咳出體外。
愛喝烈性酒的人喝點香油,同樣可保護口腔、食道、賁門和胃部粘膜。
11. 葡萄酒的妙用
1. 加熱可治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