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營中,李靖率眾將親自出轅門迎接李世民進來,雖然說是商議投降之事,按理應該是給予一個下馬威……
但李靖還是給了李世民應有的尊重,此番大唐投降,說實在的,非戰之罪!若非有石帆這等超出常人的存在,想要由南向北打過來,沒有一年半載的戰爭不可能有機會兵臨長安城下,而南人陸戰普遍不及北軍,即使有李靖這等帥才軍神,恐怕也極為艱難!並且按照李世民與寇仲、徐子陵的私交,即使是投降,必然也是大吳重臣,從此同殿為臣,李靖也不想讓李世民難堪……
果然,李世民看到李靖親自相迎,麵色緩和了幾分,如此禮遇他這個降臣,李世民心中的芥蒂去了不少。
“勞煩李帥相迎,世民愧不敢當。”李世民施禮道。
李靖笑道:“秦王殿下客氣,不見刀兵,吾所願也!殿下請!”
兩人執手入營,直入大帳,一路上李世民觀吳軍,均是精神飽滿,卻是連日來的大勝已經建立起吳軍的自信心,誰說南人不如北人善戰?
進帳,僅有一人立在帳內,其人一身白衣,負手而立,正含笑看著李世民進來。李靖與李世民進帳,李世民就欲下拜,卻感到雙膝有一股力道讓自己無論如何拜不下去,聽得石帆道:“世民兄,不必多禮,你我皆是舊識,坐下敘話。”
李世民感激一笑,無論如何,他都是前來商議大唐投降的,而自從進營以來各種禮遇讓李世民不由得心中抗拒少了幾分,聞言,三人分賓主而坐,李靖自坐在帥位上,石帆則是與李世民一般,都坐在賓位上。
倒不是李靖倨傲,而是石帆堅持讓他坐於主位,畢竟李靖是兵馬大元帥,石帆雖然是大吳王爺,但在這軍營之中,還是李靖做主。
“李帥,石兄,今日世民前來,為的就是商議投降之事!能免於刀兵,讓長安百姓免於戰火,世民心中甚慰。”
李靖看了石帆一眼,石帆示意讓李靖直接說,不必介懷自己。李靖遂道:“秦王殿下深明大義,靖佩服不已!聖上如今已經傳來旨意,長安若定,秦王之功不可沒!因此依舊以王爵封,稱秦王!一應王府幕僚照舊!秦王殿下,意下如何?”
李世民一震,他雖然料到自己投降,寇仲絕不會虧待自己,卻沒想到寇仲如此厚待,封王且不必說,那後一句才是重點,一應王府照舊,意味著天策府依舊可以存在,而不是因投降就將其完全打散,各個幕僚將領分派各地,以此看來,寇仲對自己的信任可不是一點點!古往今來,投降之臣能這番安排的,他李世民還是第一個!
“這……世民還能說什麼,隻能謝過吳帝之恩!隻是,世民的父皇以及李家,卻不知如何處置?”李世民小心翼翼道,這才是李世民最關注的,比起他自己,他更在意整個李閥的存亡,若是李閥上至李淵下至李閥關係網中的奴仆受到重創,他李世民可就真的成為李閥的千古罪人了……
石帆忽的大笑道:“哈哈,世民兄多慮了!這天下,朝代改而門閥不衰,縱然是寇仲得了天下,李閥也不會受到太大的打擊!這一點你可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