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縣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內,因汶水得名,是中國四個羌族聚居縣之一。它是中國6000個縣級單位中很普通的一個,如果不是那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災難,相信13億中國人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普通的小縣。
張辰靜靜的站在汶川縣高級中學的大門口,看著自己將要工作的地方,心裏透漏著許許多多的感慨和不甘。
張辰出生在一個音樂氛圍濃鬱的家庭裏,祖上十幾代都是搞音樂的,到了張辰爺爺這一代,更是對中國民族音樂如癡如醉如狂,張辰的爺爺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對古典音樂的研究上。
但是,年邁的爺爺不幸的趕上了*那個動蕩的年代,破四舊的狂潮無情的掃向了才華橫溢的爺爺,年輕的爺爺憤起抗爭,試圖用他那單薄的身軀保護那些民族音樂遺產,可是人類的身軀有怎麼能夠抵擋住狂風的肆虐。
不久,張辰的爺爺被列為牛鬼蛇神.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每天拉出去開公審大會,接受批鬥,看著散存在各地民間的珍貴字畫、書刊、器皿、飾物、古籍被集中起來,在火堆中消失,張辰的爺爺淚流滿麵。
“這一把火燒掉的不僅僅是一種文化,更是一段曆史異或一場文明。”
每當給張辰講起這些往事,張辰的爺爺總是萬分感歎,那段時期真是民族文化的悲劇,於是,張辰的爺爺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張辰身上,總是盡可能的把民族音樂的知識教給張辰,希望祖輩們傳下來的東西後繼有人。
雖然享受到祖輩十幾代人的熏陶,經過爺爺不停的耳濡目染,但是張辰對古典音樂卻是不來電,技法和樂器倒是學了不少,卻無法演奏出古典音樂應有的神韻。大學四年,選擇了民樂專業的他,憑借著還算深厚的功底,也能在校園裏風頭強勁,一時無倆。
每當想到這些,張辰總是沾沾自喜,感歎出身在音樂世家真是不錯,人家常說,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老爸,可張辰確是,要想學好數理化,先得有個好老爸。
每當看到張辰沾沾自喜的樣子,爺爺卻總是麵露憂愁,說張辰心浮氣燥,感歎民族音樂後繼無人。
現在站在大門口,張辰感慨萬千,好歹自己也是四川音樂學院公認的高才生,卻進了這麼一所縣級中學當老師,張辰心中湧出諸多的不甘。
回想自己剛剛大學畢業那會兒,爺爺叫自己回家跟著他繼續深造,可張辰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在民族音樂上已經有很深的造詣,決定自己出去闖闖,結果滿懷著壯誌雄心的張辰卻在社會上屢屢碰壁,最後隻能在這樣一家縣級中學當音樂老師,還是聽說張辰的爺爺是中國民族音樂的權威,才後來決定的。
“到最後還是得靠爺爺才能有口飯吃”,張辰苦笑著搖了搖頭,把這些亂七八糟的思緒從腦袋裏甩走,整了整衣服,邁進了學校的大門。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時,懷抱著古琴,張辰準時的走進教室,站在講台上,看著下麵昏昏欲睡的學生,張辰無奈的笑了笑。
這是他大學畢業後,參加工作教的第一堂音樂課,他可不想自己的第一次就這樣和學生們糊塗的度過。
“啪啪啪……”張辰用力的拍了拍手,道“同學們,醒醒了,不要再睡了…..”
看著講台下的學生一個個哈欠連天,張辰不僅想起了自己上中學的時候,自己可比他們還明目張膽,唉,真實風水輪流轉啊。
“年輕人,就應該有點朝氣,有點活力,你們年紀有我大嗎,我還沒睡呢,你們怎麼能先睡呢…...”
同學們看著講台上年紀輕輕的張辰,不由得笑了起來。
張辰看著課堂氣氛開始活躍了,繼續說道:“同學們,大家好,我叫張辰,剛剛畢業,以後大家的音樂課就由我來教了,你們一定要記住這個名字,因為在不久的將來,當別人問起你們最喜歡的老師是誰時,你們一定會說是張辰。”
聽著張辰幽默的介紹,台下的同學們都哈哈大笑起來。
“好,同學們,首先我來給大家解釋一下什麼是音樂,音樂首先是一門古老的藝術,一門用有組織的樂音來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反映現實生活的古老藝術。”張辰隨手拿起自己帶來的古琴說道,
“大家看,這就是我們中國民族樂器的一種叫七弦古琴……”
“老師給我們演奏一首吧……”
“對,來一首吧……”
“來一首……”
看著台下的學生們熱情高漲的邀請聲,張辰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學生時代,那個為生計發愁.無憂無慮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