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華陰縣,則不得不提起華陰縣的張府。
華陰張府世居華陰近百年,乃是該縣首屈一指的鄉紳名門。
而華陰人提起張府時,基本上都會翹起拇指,讚一句“好官,好人家”。若有文墨一些的,可能還會吟上兩句眾人皆知的打油詩:
三代舉人,書香門第;
老爺縣令,公子解元。
而有人如果湊趣的問上一句:
“題中之意何解?”
那答者必會先用一個故作驚異的眼神望你一眼,然後反問一句:
“你外鄉來的吧?”
其實,打油詩的內容是淺顯而易懂的。唯一需要稍作兩句注解的,也不過是詩中提及的“老爺”、“公子”是為何人而已。
而這二人中的“公子”便是嶽不群的愛徒,張從雲。
至於“老爺”,則是張從雲的父親,張禦風。
說到張禦風,也算是個頗有故事的人物。
張禦風的父親張承業,也就是張從雲的先祖。此人年輕時就已高中舉人。雖然一直未得授職,會試也未入三榜,但在華陰一地也算小有名氣。
隻是膝下一脈單傳的兒子張禦風,卻一直讓他大感頭痛。其子不但愛技擊,好遊俠,且還甚具俠義氣。然於文墨之事卻無半點好感,曾一度讓張承業大歎後繼無人。
但在張禦風及冠之年時,卻發生了一件改變他一生的大事。
當年,華陰一霸沈萬糧,仗著家中財勢,欺男霸女為惡鄉裏。張禦風之友,更被其家仆打成重傷。
義憤之下,張禦風當夜便潛入其宅。一劍刺死了這個仗勢欺人、為害一方的惡徒。
按說事已至此,本該圓滿落幕。但怎奈何機事不密……
就在張禦風將要走脫之時,卻恰巧遇到了巡邏的衙役。經過一番激鬥,雖然被他僥幸得脫,卻不得不遠走他鄉以避奇禍。
所幸,當晚夜已入深,張禦風雖被多方懷疑。但張承業終究是舉人身份,因此也讓探查之人頗有顧忌。而死的又是連官府都頭疼的劣紳惡霸,所以除了沈家之人外,餘者聞訊竟無不拍手稱慶。
最終,這件事便在張府的竭力打點下告一段落。
然而讓張承業沒有想到的是,兒子張禦風在經過這件事後,似是受了極大的感觸。竟而真個遠走四方,折節向學了。
於是,十年後。當張禦風以舉子身份,縣令之尊重返華陰時。不僅整個華陰為之轟動,連後來紛紛知其往事的山西府官場也為之嘩然。
而張禦風也真個未忘當年抱負。不僅為人清正,作風硬朗,更是不畏強權。自其入縣主政後,竟使整個華陰為之一肅,貪官汙吏人人聞風喪膽,故而極得當地百姓愛戴。
當然,若說張禦風在華陰縣乃是老少皆知的名人;那麼其子張從雲的名頭,隻怕比他這個做爹的還要更勝一籌。
張從雲,年十六,字清池。
除了名、字外,他的別名還有很多。諸如,張子都、張解元,等等。
先說其名。
常言道:虎從風,龍從雲。張從雲生肖屬龍,其名便是因此而來。
至於張子都的別名,則是讚其麵容俊俏,堪比古時公孫子都之姣。
然而,無論是與他頗為雅致內秀的名字,還是暗喻其姣的別名相比。他的字,就顯得更有來曆,也更有幾分傳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