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貨幣的誕生
接下來是籌備國家銀行的特權業務,發行中央蘇區統一的貨幣。
中央革命根據地處於經?濟落後的農村,尚無工業,隻有分散的個體農業和少數的小手工業。頻繁的戰爭,加上國民黨日益強化的經?濟封鎖,要保證財政收支平衡極其困難。根據地建立之初,各式各樣的雜鈔劣幣充斥市場。劣幣驅逐良幣,使得銀元甚少流通。
蘇維埃國家銀行成立之前,根據地流通的貨幣有:江?西工農銀行的銅?元券,閩西工農銀行的銀元券,還有光洋和國民黨的紙幣,甚至有清朝時期的銅?板。人們購買物品,抓一把各式各樣的票子出來,有時連賬也算不清。不僅老百姓頭疼,商家也是不勝其煩。
有些紅軍戰士思想單純,認為革命戰士不用國民黨的鈔票,有時在戰場上繳獲了國民黨現鈔,就放火焚燒,甚至不知道這些鈔票在國民黨統治區可以買到許多蘇區奇缺的物資,比如食鹽、大米等。當時,國民黨的法幣、軍閥和土豪劣紳發行的雜幣,同時在蘇區流通,無疑給國民黨提供了破壞蘇區金融市場的機會。
國家銀行成立後,統一蘇區的貨幣就成為了頭等大事。
要發行貨幣,第一個難題就是,找??來設計和繪製紙幣的圖案呢?
有人推薦了黃亞光。他曾留學日本,不僅寫得一手好字,還會????。一番打聽後喜憂參半,喜的是黃亞光確實有繪??才能,憂的是他在席卷閩西的“肅社黨”的運動中,被定為社會民主黨分子關進監獄。毛澤民向毛澤東彙報,毛澤東考慮再三,決定冒著犯錯誤的風險刀下救人,親自批準讓黃亞光戴罪立功。
當時蘇區正受到國民黨嚴厲的經?濟封鎖,工作條件很差,黃亞光連繪圖用的筆和圓規都沒有,加上自己又無設計貨幣的經?驗,可謂困難重重。毛澤民從上海秘密買來繪圖筆、圓規、油墨和銅?板等,黃亞光僅憑著對所用過的一些鈔票的記憶,開始了貨幣圖案的設計工作。
在設計貨幣圖案過程中,毛澤東要求蘇維埃政府貨幣的設計,一定要體現工農政權的特征。因此黃亞光在設計貨幣時,都繪有??刀、錘子、地圖、五角星等圖案,並把這些圖案有機地組合起來,給人以既美觀大方,又突出共產黨領導下的根據地貨幣的特點。他原?想在紙幣上繪製毛澤東頭像,被毛澤東拒絕,後來改為列寧頭像。黃亞光臨摹紅色書刊上的列寧頭像,代表蘇區人民在馬克思列寧思想指導下改天換地的新氣象。
紙幣的發行,還要解決紙張和油墨的問題。由於國民黨對蘇區的封鎖,印製原?料稀缺。在去上海、香港影製鈔版、購置印製材料未果之後,國家銀行隻能暫時一邊用白布印刷,一邊自己動手造紙。沒有造紙原?料,大家撿些爛麻袋、破棉絮,上山砍毛竹、剝樹皮,收集鞋底、繩頭。於是,人們常常在村頭街口看到這支國家銀行的“撿破爛”隊伍。撿回來的東西全部砸碎後,在石灰池中浸泡,然後搗成紙漿用於造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