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超越平庸,成就卓越(2)(2 / 3)

世人取得的成就大有不同,有的功成名就,而有的碌碌無為泯然眾人,不是因為資質的不同,而是經受的磨難程度有別,付出的努力不同。

著名投資專家約翰·坦普爾頓通過大量的觀察研究,得出了一條很重要的結論:“取得突出成就的人與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幾乎做了同樣多的工作,前者僅僅是多做了一分努力,卻取得了與後者有天壤之別的成就。”

機遇固然是重要,但刻苦才是關鍵。自己不刻苦,機遇再多也沒用。你要創造一般的成功,就得付出一般的工夫;你要成為傑出的人才,你就得比別人多付出幾倍的工夫。

在一家著名房地產公司的培訓課上,年薪百萬的銷售總監開門見山地問:“你們知道我為什麼可以拿百萬年薪嗎?”

這個敏感的話題顯然抓住了大家的興趣,他們開始竊竊私語。

“因為你深造過?”

“我隻有小學的學曆。”

“因為你和公司的老總是朋友?”

“我並不知道他的妻子是誰。”

“因為你有銷售的天分?”

“我見人連話都說不好。”

……

學員們把想到的一切理由都說了,仍然沒有看到總監表示肯定。他們用懷疑的眼光等待著總監的答案。

看見學員們滿臉的疑團,這位總監說起了自己的故事:

“我生長在偏僻的農村,家是村子裏麵最窮的。父親去世得早,我隻讀到小學就回家幫助母親做家務。那時候,村裏麵的人都嘲笑我沒有錢娶媳婦。說來好笑,我就是為了這句話才跑到北京來的。我發誓我一定要賺足夠的錢娶一個媳婦回去給他們看看。我來北京的時候隻有18歲,剛來這家公司的時候,規模還很小。我給他們免費發了三個月的傳單,聯係了一家客戶才被錄取的。做銷售的,口齒要伶俐,膽子要大,但我當時根本就不會說普通話,跟客戶一談判就臉紅。

“我決心要練好普通話,我找來小學課本,從漢語拚音開始學起,力求發音準確。普通話練好以後,我開始練膽子。為此,我專門跑到人多的地方,大聲地喊出自己的名字,並說自己一定要成功,一定會成功。周圍的人都對我側目而視,以為我是個瘋子。漸漸地,我膽子也有了,但致命的是我一點經驗也沒有。為了掌握銷售技巧,我跑到圖書大廈買來所有關於銷售的書籍,一本一本地讀。在客戶方麵,我的同事有的很輕鬆地就可以簽下一筆業務,而我往往要聯係幾十個客戶才能簽到一筆小業務。為了談判成功,我想盡辦法獲取客戶的詳細資料,有一次竟然遭到客戶的毆打,說我竊取他的隱私……所以,我能有今天,是我付出了比別人多十倍的努力而換來的。我年薪拿一百萬,靠的就是兩個字:努力!”

銷售總監的故事講完了,台下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鮮花和掌聲從來不會光顧懶惰的人,超人的成就往往是付出了比常人多數十倍的努力換來的。看看這位銷售總監,捫心自問一下,我們有他那樣努力嗎?所以,別抱怨不公平,或許是自己做得還不夠!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個人要成為傑出的人才,就得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的努力;要想在關鍵時刻脫穎而出,那就要在平時比別人多走幾步路!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長期的堅持會結出碩果。

古話說得好:“唯有埋頭,才能出頭。”種子如果不從堅硬的泥土中掙紮而出,它將隻是一粒幹癟的種子,而永遠不可能發芽成長為一株大樹。如果你急於出人頭地,除了自尋苦惱之外,什麼也得不到。

所以要想出頭,就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同時要相信自己:隻要我努力了,我一定行;隻要我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我一定會比別人更行!

隻有盡職盡責,方能成就卓越

機會總是藏在責任的肩膀上。擔起責任的人,實際上就是抓住了機會;逃避責任,就是對機會的放棄。

現在的社會不缺乏有能力的人,但是每個企業真正需要的是既有能力又有責任的人才,或者說是更需要責任成為自身能力的人才。對企業忠誠、充滿感恩、腳踏實地、盡職盡責與公司共成長、共發展的人,才會有更大的成長平台,獲得更多的成就。

你的職位越高,權力越大,你肩上的責任就越重。應付困難的能力和成就事業的才幹,也隻有在更大的責任下才會被激發。

責任成就能力,責任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強。你承擔多大的責任,你的能力也就隨之提升,於是也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一個人自身的能力往往需要盡職盡責的工作才能得到完美的體現。曾任北京外交學院副院長的任小萍女士說,在她的職業生涯中,每一步都是組織上安排的,自己並沒有什麼自主權。但在每一個崗位上,她也有自己的選擇:承擔更大的責任,比別人做得更好。

1968年,任小萍成為北京外語學院的一名工農兵學生。當時她年紀最大,水平最差,曾經因為回答不出問題而站了一堂課。第二天,教室裏掛出一條橫幅:“不讓一個階級兄弟掉隊”,她就是這個“階級兄弟”。但等到畢業的時候,她已成為全年級最好的學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