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被開除後,之所以一直頹廢下去,沒有絲毫的鬥誌,隻是混吃等死,就是進入了一個誤區,將讀書與學習,完全劃上了等號。
讀書重要嗎?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對於自家有資本的人來說,一點都不重要。
因為他學東西,不是一定要經過學校。他可以利用自家的優勢,直接獲得知識,所獲得的知識,比在學校中學的,還要全麵。
而且還能學到,學校中學不到的知識。學成之後,也不用跟普通人一樣找工作,努力的尋找合適的平台,展示自己的價值,從而獲得成功。
別人自家就能提供平台,這個平台唾手可得,而且有試錯成本,能在實踐中進行成長,快速的走向成功。
可對於秦森這類人,那就非常的重要。因為這類人想學知識,想要出頭,百分之99都隻能靠讀書。
尤其是考進一個好學校,有那一張文憑,也可以說是一張走向成功的入場券,有了這張入場券,才有成功的可能。
不然隻會淹沒在茫茫人海之中,你就算聰明絕頂,沒有施展的地方,又有什麼用呢?別說成功了,就是能否吃的上飯都夠嗆。
古代的能人,都得需要一個明主,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負。
一旦遇上了,就能盡情的施展自己的才華,最終功成名就,名留青史。
沒遇上,一生過的窮困潦倒,鬱鬱而終的也不在少數。
但萬事沒有絕對,沒有明主就自己創業嘛!最典型的就是朱元璋了,開局一個碗,創立的明朝,直接飛躍到了最頂層。
就比如現在的秦森,如果沒有釣魚的能力,就不會認識劉勝利,也不會認識王勇,也不會跟樂市首富,李文華有所接觸,還互留了聯係方式。
更不會在短時間裏,就掙了差不多30萬,並規劃出了自己的商業計劃,開始一步一步的實施。
沒有這個本事,就算重生回來。就算有了鬥誌,最多也就跟前世一樣,找個能糊口的工作,這輩子也就那樣的。
也是這次重生回來,讓秦森明白了許多,看清了許多,對於自己的商業規劃,也有了許多獨到的見解。
至於這些見解,最後能不能讓自己走向成功,目前就隻有天知道了,畢竟隻是一家之言。
雖然很多規劃,都是基於前世今生,別人做過的事情,通過最後的結果得出來的,但同一個人,做同一件事情,哪怕是改良過後的事情,最終的結果不一定就會相同。
就像華國首富也是人,兩隻手兩條腿,兩隻眼睛兩隻耳朵。你也一樣,他有的這些你都有,為什麼他是首富,而你就不是?
“牛個P啊!就這個性格,要沒有人罩著,在這個社會上,吃飯都得成問題!”
想到自己的處境,與工作後的所見所聞,王勇自嘲一笑,開始了自我吐槽。
“勇哥,你今天怎麼想著收工之後,跑來找我來了?”
“沒有第一時間回家,享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啊?”
不想在這個話題上進行深入,秦森直接轉移了話題,以調侃的方式,變相的詢問王勇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