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爸,我回來了(2 / 2)

親媽周晨和三嬸杜鵑負責公司內務和人事管理。

畢竟是傳承了三代的公司,內部分工還是比較明確的。

目前服裝廠的效益比較差,一年隻生產8個月,剩下4個月處於停產狀態。

鞋廠因為有一些老客戶,情況稍微好一些,能勉強維持盈利。

公司大權都在大伯蘇大凱手裏。

眼看公司效益越來越差,大伯認為,與其兩個廠子一起倒閉,不如趁機把鞋廠和服裝廠分開運營,順便把家也分了。

他要求把鞋廠分給自己家,服裝廠分給老二和老三家。

他理由是自己的對家族的貢獻最大,理應多得。

老爹蘇興業重感情,不忍心看著好好的一家人說散夥就散夥,不同意分家。

三叔蘇誌強同意分家,但對分配方案不滿意,要求把鞋廠分給蘇良家和自己家,服裝廠給大伯家。

三個人,三個想法。

蘇興業和蘇誌強拒絕在分配協議上簽字。

白天的時候,弟兄三人因此鬧得不歡而散。

蘇良根據這些信息立馬判斷出,大伯一開始應該並沒打算卷款跑路。

肯定是後期因為分家計劃沒成功,所以才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兩個工廠都拿去做了抵押,然後拿著銀行貸款移民澳洲了。

如果是這樣,事情就不難辦了。

按照大伯的意思,把家分了就是。

就算不能分到效益好的鞋廠,而分到效益不好服裝廠,也總比被迫去還2000萬的債務好吧?

這麼簡單的道理,太容易懂了。

至於拿到服裝廠之後的日子怎麼過,在蘇良看來,搞活一個瀕臨倒閉的服裝廠,比做一道帶函數的數學題都簡單。

蘇良要做的就是做通老爸和三叔的工作,同意大伯的分家計劃。

打定主意,蘇良立刻有了說服老爸的方案。

“爸,俗話說的好,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大伯既然動了分家的念頭,這樣強撐著不分已經沒多大意思了。

“還有句話叫‘強扭的瓜不甜’。這樣下去,時間長了,公司內部的裂隙肯定會越來越大,這對公司來說可能會更危險。

“還不如趁現在,直接分了。至少,這樣還能保住你們兄弟三人的感情,大家不至於反目成仇。您說對不對?”

蘇良說得可謂有理有據,理智而又不失人情味。

這根本不像一個高中生能說出來的話。

在場的人都聽得一愣一愣的。

心說:

這小子怎麼突然就長大了?

看問題比大人看得都透徹。

“二哥,小良真的是長大了,看問題看得比咱倆都深。”三叔蘇誌強忍不住誇讚起來。

接著,蘇誌強開始大倒苦水:

“其實,我早就不想跟大哥一家攪合在一起了。他根本就沒個大哥的樣子。在外人看來,公司是咱們三家的,咱倆多少也應該算個老板吧?

“可大哥根本就不給咱一點支配權,公司的錢都是他掌控著,咱跟工人一樣,要按月領工資。這也太自私了吧!”

這時,三嬸杜鵑插進話來,補充道:

“二哥,誌強說的一點不錯!你看看大哥家過的是什麼日子?小別墅住著,孩子都送去了澳洲留學。咱們呢?活脫脫的工薪階層。二哥,你覺得這樣公平嗎?”

蘇興業不說話,抽著煙,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蘇誌強繼續說道:

“二哥,分了之後,咱兩家還是和以前一樣,綁在一起,啥事我都聽你的。在我蘇誌強這裏,永遠都認你蘇興業這個二哥。至於他蘇大凱,就當我沒這個大哥吧!”

蘇誌強把壓抑心頭的委屈全都倒了出來,眼角也忍不住濕潤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