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留下這樣一篇文字是因為身邊的好多人,包括我的朋友並未真正的讀懂我的書。或者說並未真正的體會到,《天數》的魅力與價值。所以便有此一筆。
《天數》這本書不僅是我的處女作品,更是我打破網絡小說既定框架式結構的一種嚐試。書上說:先驅者必將成為犧牲品。我不信。閑言不多,首先從主人公出發。這部小說一直跟讀的書友會發現主人公一直在過渡著,如果落實到書中便是:正陽—衛仲—衛文—….或許會循環,或許會出現新的人物。其實這樣寫的難度是非常巨大的,因為主角的過度需要很恰當的劇情和很精彩的情節。但是我依然選擇這麼寫,因為成為一名作家一直是我的心願,然而我更應對得起我的讀者,所以我要給他們最好的體會和感慨。其實,實在的說雖然我肚子裏有不少這種玄幻的故事及傳說,但是這真的不是我的長處。細心的書友會發現,書中雖然所謂的“爽點”也許有些差強人意,但是隻要你靜靜的細細品讀,總會給你不一樣的感覺:價值、道的理解、現實的情感等等。所以我的願望是:每一位點進來的書友都能從中有些許的收獲。關於劇情,有人說:有的地方不夠緊湊,顯得拖拉。其實就像曹雪芹先生的《紅樓夢》和施耐庵先生的《水滸傳》一樣,有的作品可能當你讀完或者讀懂了才會發現,其實每個字都值得斟酌,而有的作品甚至從後往前讀也不會覺得麻煩。當然在這裏我沒有絲毫詆毀任何一部作品的意思,隻不過風格不同罷了。我也不是拿我的作品和《紅樓夢》相較,畢竟《天數》粗製濫造。有人會說以上兩部名著確實風格不同,可《天數》更偏於後者,就是一個應該讓人看了就爽的書。確實,但是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當你看完結局,是否也對其中的人物和情節發出過反麵的質疑呢?所以,是為和而不同。當然我也不是不注重情節,隻不過所有的情節都在為劇情而服務。舉個實例,就比如你看過《天數》,當別人提起時你一定能講出《天數》的故事,並且可能能講一千零一夜。但反之,可能你就講不出,即使講得出可能隻有三句話:主角從小怎麼怎麼樣,後來怎麼怎麼樣,最後怎麼怎麼樣。我說的並不一定對,而且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但是至少這部小說我是用心在寫。
再來說說本書的一些口訣和人物故事,不敢說百分百,但是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有根據的,隻不過有一些為了後麵情節的需要我做了改動。比如書中的“五神相戰”還有雷神的命名,《山海經》上記載雷神在雷澤住,可是沒說雷神叫什麼名字。民間有的雷神說是文仲文太師,有的說是雷震子,有的說是陳文玉,還有好多層次的雷神,道教還有位普化天尊等等,所以我就索性按照《山海經》的記載自己命名了一位雷神。而劇情方麵則是有點懸疑小說的影子,讓你猜,結局卻嚇你一跳。而且讓你隻要落下一章,就徹底跟不上節奏。當然這些都是我預想的效果,達到達不到就要看各位書友給我多大的動力了。另外書中的口訣基本都是有典可據,隻是典籍大多雜七雜八各位看看就好。
字太多怕沒人看,就先說到這裏。都說網絡小說追求的商業價值,我不反對,但是我希望一樣應該有文學價值。本來今天想多貼上來幾章,但是無奈3萬字已到站短卻沒來,就等到明天再貼吧。
2015/5/24
(特別感謝“God是孤兒”對本書的打賞,對我來說其價值已經遠超100起點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