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上(1 / 2)

道羽大陸,一個曆史悠久的大陸,經過上古時期延續千年的戰爭,終歸平靜。這個大陸上,有三個人類國度。分別為道澤國,聖羽國,勝天國。這三個國中,一直是以勝天國最強,聖羽國次之,道羽國最次。上古時期,勝天國發動了戰爭,企圖消滅剩下的兩個國家。聖羽國首當其衝,猝不及防下,遭受重創。隨後,道澤國也卷入了戰爭。也許是有了共同的敵人,聖羽國和道澤國結為盟友,最終擊敗勝天國,將其擊退至戰前疆域。兩國聯盟力竭,勝天國也不敢再犯。於是,三國首腦在三國交界處的一座小城,簽訂了和平協議,禁止侵略戰爭再次發生。這座城後來被稱為道羽城,這塊大陸也有了名字--道羽大陸。這一年,史書記為道羽元年。據太古流傳下來的典籍記載,道羽大陸是懸浮在宇宙中的一座孤島。一日一月繞著這塊大陸旋轉。天上絕無星星可尋。大陸上的三個國家均是人族國家,但在圍繞著三國的森林深處卻有著數不盡的種族。精靈,矮人,獸人......人類大概是在道羽公元前2000年時,異軍突起,領地急劇擴張,先後擊敗其餘種族,有了現在的領地。人類是幸運的,上天賦予了人類最傑出的智慧,也是因此,人類才能統治這塊大陸這麼長的時間。人類憑借自己的智慧,竭力開發自己身體的潛能。於是,這塊大陸上出現了第一個靈道士。隨後更多的靈道士出現了。這塊大陸最終成為了靈道士的天下。靈道士,也不知是誰取的這個名字。倒也是貼切,取世間靈力為我所用,助我成就大道,這大概是此名的意思。靈道士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唯有那些身上有所謂道紋的紋路的人才可以學習靈道術。施展靈道術者可以借助身邊的靈力,施放出各種類型的靈道技。根據功能可以將其分為靈術和道技兩種。靈術是直接施放出的技能,而道技則是提升自身體力的一種技能。數萬年來,靈道技被開發出了何止千萬種。這些靈道技有的繼續留存下來,有的則隨著曆史一同湮滅在塵埃之中。靈道士是極為強大的,有些強大的靈道士甚至可以移山填海,改變一場戰爭的勝負。因此每一年的開靈大會是大陸上每個村莊最為隆重的節日,所有十周歲的少兒都必須參加開靈大會,為了一個渺茫的成為靈道士的機會,同時也是為了整個家族,乃至整個村莊的未來著想。開靈大會上,村莊的老一輩的靈道士(沒有靈道士的村莊由村長頂替)主持開靈。開靈大會上自然免不了一番冗長的祈禱和講話。從清晨開靈大會開始,大約半天後,正題開始了。由一名老一輩的靈道士領著這個村莊剛好年滿十周歲的少兒登上一座圓形石台。石台中央依稀可見幾道紋絡。這些紋路曆經千年未曾改變原本的使命--開靈。主持者,將村莊一年收入的全部靈石放入石台中央的紋路上。頓時,紋路鮮活了起來。花鳥魚蟲,從紋路中衝出,並不斷向上升起,直達蒼穹。約莫半刻鍾後,蒼穹反射下來一束束耀眼的白光,擊向石台上的少兒。分毫不差。少兒麵露痛苦之色,一個時辰後,他們中也許會有人在身上的某處浮現出道紋,那麼他就有了成為靈道士的可能,今後若能成功習得一兩門靈道術,那在城裏也是十分吃香的,掙的錢遠比在村裏幹農活多。那些身上始終沒有浮現道紋的那些少兒自然是十分沮喪的,回家後免不了要大哭一場。畢竟成為靈道士的機會不可多得。倘若過了十周歲的年紀,是鮮有人能開靈成功的。當然,額外開靈的費用是一般村莊難以承擔的,否則多開幾次靈又何妨。畢竟,開過靈的少年比開靈前力氣至少大了一倍,將來幹農活也是好手。

開靈時浮現的道紋決定了靈道士日後的靈道術係種。紅色的火係,藍色的水係,黃色的金係,綠色的木係,棕色的土係。為最常見的。此外,白色的光係,銀色的雷係,青色的風係,金色的金屬係的少年一出現便是各個城池爭相拉攏的目標,其強大程度遠超其他係種。然而紫色的邪惡係與黑色的黑暗係則是已出現就得殺死的,因為他們往往會走上歧路,殘害人類。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邪惡係與黑暗係靈道士是邪惡的,他們中有不少是好人,做了不少好事卻慘遭殺害......為此,僅存的一些邪惡係與黑暗係靈道士聯合起來,隱居在三大帝國疆域以外的原始森林中,過著隱秘的生活。也許也正是因為他們的神秘所以才被人誤解為十惡不赦的壞人。當然邪惡係與黑暗係的靈道士中壞人遠比好人多......《道德經》為本書義旨所在,道德一書,可窺知靈道術,可窺知天道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迭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複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飉兮若無止。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複命;複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於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本書的主角就是出現在這樣一塊大陸上,他是如何成功成功拯救人類,拯救蒼生,逆天改命,將亙古不變的詛咒擊碎呢?盡在《闕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