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他們參加了一項特別的家庭活動——製作傳統的達摩玩偶。
林涵生對此充滿了好奇與興奮,他選擇了鮮豔的紅色來為他手中的達摩玩偶上色,而蘇婉則偏愛柔和的藍色,她的選擇反映了她內心的平靜與溫柔。林子涵看著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手中各持畫筆,心中一片柔軟。
玩偶上完色以後,他們還玩起了創新。
涵生和媽媽各在爸爸的一邊臉上作畫,林子涵很有耐心地擺好姿勢,媽媽畫了國旗,孩子畫了紅心。
之後兩人分別依在男人身邊、各持玩偶拍了照。
本來想分享在社交網站上,考慮到安全就放棄了。
保鏢和貼身秘書雖飽眼福、卻倍受煎熬,真心受不了。
晚上是爸爸補償兒子的時間。
在寬敞的房間內,總裁林子涵與八歲的兒子涵生正聚精會神地對著一款高端智能機器人遊戲展開較量。
這個遊戲是市麵上新推出的一種人工智能互動遊戲,其中融合了編程挑戰、邏輯推理以及策略製定,旨在培養玩家的邏輯思維和團隊協作能力。
林子涵和涵生組成一隊,他們共同麵對遊戲中設置的各種難度,必須合作編寫代碼來指揮機器人完成複雜任務。
遊戲過程中,林子涵展示了他卓越的邏輯思維和快速學習能力,而涵生則以其出奇的創意和敏銳的觀察力彌補了年齡上的不足。
林子涵專注地盯著屏幕:“看這裏,涵生,我們需要用條件語句來控製機器人的行動順序。我先寫一個基礎的結構,你在後麵添加具體的行動指令。”
涵生興奮地點頭:“好的,爸爸。我來設定它躲避障礙物的路線。我知道可以用函數來做這個!”
林子涵微笑,指導著:“沒錯,用函數抽象出重複的部分是個好方法。你試試看,我在旁邊看著。”
涵生認真地編程,然後展示給林子涵看:“我這樣寫可以嗎?機器人應該會繞開障礙順利到達目的地。”
林子涵檢查代碼,讚許地點頭:“寫得不錯,涵生。但是這裏的參數可以優化一下,減少循環次數,讓機器人行動更快。你想再試一次嗎?”
涵生接受挑戰,重新調整代碼:“好的,我再改改。我知道怎麼減少循環了,都說‘事不過三’,我試試‘事不過二’!”
林子涵開心地笑了:“哈哈,好主意!這就是所謂的優化。來吧,我們一起看看效果如何。”
父子倆在遊戲中配合默契,隨著遊戲難度的增加,兩父子麵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大,但他們並沒有被困難嚇倒。相反,這些挑戰進一步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和鬥誌。他們利用各自的強項—林子涵的經驗與涵生的新穎視角—共同克服一個又一個難關。
經過數小時的奮鬥,林子涵和涵生成功完成了遊戲最終關卡,機器人在他們的精準編程控製下順利通過了最為複雜的任務。
遊戲結束,兩人相視而笑,彼此驕傲於對方的出色表現。
“爸爸,你真棒!本來以為你會拖後腿的,沒想到啊,薑還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