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日,雍正像往常一樣勤懇地工作,批折子,還會見了寧古塔的幾位地方官員。晚上,宮中傳來消息,說皇帝“偶感違和”,不過宮中的宮女太監發現,一向勤勉的皇上仍然可以正常辦公,當天他還召見了大學士張廷玉呢!但是,到了二十二日,雍正的病就突然加重了,四阿哥寶親王弘曆、五阿哥和親王弘晝,這兄弟倆衣不解帶地侍奉在皇阿瑪的跟前,也沒有留住雍正的命,到了晚上,雍正就不行了,諸王、內大臣及大學士呼啦一下子湧到他的寢宮,準備接受遺詔。次日子時,雍正還沒交接完工作,隨著一聲“大行皇帝龍馭賓天了”,宮中頓時哀號遍野,雍正就這麼永遠地去了。
從生病到死亡,前後總共三天,雍正就這麼突然駕崩了。很有可能是急症吧?百姓都這麼猜測。可如果是急症,官方至少也應該公布死於何種疾病吧?但官書中沒有交代任何有關雍正駕崩的原因,這就不免令人遐想:這其中可有什麼不能說的秘密?不能說的秘密,自然是一個大秘密。
什麼秘密呢?
眾說紛紜。
流傳最廣的說法是,雍正是被呂留良之孫女呂四娘刺死的。
在承辦呂留良、曾靜一案時,呂留良早已經死了,雍正對這位始作俑者恨極,命人扒開他的棺材,用鞭子抽打他的屍體,還燒毀了他的所有著作。不僅如此,雍正還大罵呂留良:“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呂留良於我朝食德服疇,以有其身家,育其子孫者數十年,乃不知大一統之義!”呂留良的子孫、門人,也都被戮屍或斬首,或流放為奴,呂氏一族的遭遇非常慘烈。
傳說,呂留良的孫女呂四娘當時在安徽乳娘的家中,因此幸免於難。呂四娘是一個剛強的女子,得知全家祖孫三代慘遭殺害,當即刺破手指,寫出“不殺雍正,死不瞑目”的血書。從此苦練武功,並得高僧傳授,學得飛簷走壁及刀劍武藝。呂四娘學藝歸來之後,潛入乾清宮,刺殺了雍正,並割下雍正的頭顱。因為沒有了頭,雍正下葬時,朝廷隻好用金鑄頭代替,將他葬在河北省易州泰陵地宮。
這個說法不僅僅是民間的傳說,《清宮十三朝》、《清宮遺聞》等書都有雍正遇刺身亡的字樣。對於這個說法,很多學者不認可,以為這純粹是民間虛構的野史逸聞,按照當時的情況,呂氏一族根本不可能有人逃脫,況且雍正死的時候,住在戒備森嚴的圓明園皇宮,呂四娘這樣一個普通的女子根本就沒有辦法混進去。
“呂四娘殺雍正”這個說法是否準確呢?核對也很簡單,隻需打開雍正的泰陵看看有無屍首便知道了。這在目前還不可能。
還有人認為,雍正是服丹藥中毒而死的,這種說法以清史學家楊啟樵為首。證據是,雍正素來迷信道士、丹藥,曾多次讓心腹尋找著名的道士,曾經為紫陽道人重建過道院,曾延請過道士張太虛、王定乾等到圓明園煉丹。雍正結交這些道士,目的就是吞服靈丹妙藥,長生不老。就在八月九日,雍正死的前十幾天,還有一批道士將200斤黑鉛運入圓明園。丹藥的主要成分是鉛、汞、硫、砷等有毒性的礦物質,對人的大腦和五髒有相當大的侵害。12天後,雍正就去世了。巧的是,雍正死後第三天,新登基的乾隆皇帝就下令將道士張太虛等人驅逐出去,並且嚴禁他們透露宮中的隻言片語。這是因為,雍正若死於丹藥中毒,太影響皇家聲譽,為了維護父皇的名譽,乾隆才將這些知情道士全部驅除。
這種說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從秦始皇開始,很多皇帝都迷信僧道,希望長生不老,雍正迷信丹藥也不是沒有可能。但這也隻限於推理,目前還沒有充分的史料證明這一點,因此雍正死於丹藥中毒也不能成為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