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介紹所開張(1 / 1)

1995年7月,楊帆慘淡經營了一年之久的編織廠,由於簽合同時的疏忽大意,沒仔細審核合同的內容,裏麵全是文字遊戲,設置了很多條款障礙,都是對他方有利的條件,反正是設置的條款百般刁難,目的就是正常的操作,產品幾乎全不能達標回收。對方的廠家實際也沒打算回收產品,這隻是一個噱頭,他就是靠賣原料,和收質量保證金掙錢,一錘子買賣,坑了這一批,再坑下一批,實際就是自己年齡小社會經驗少,讓人家坑了,讓自己白籌集資金,買了原料,還交了保證金,製作了設備,聘請了師傅,讓工人生產那麼多,回收沒了動靜,打關司費勁了,別說對方有合同,就是時間也耗不起,是跨省的關司,自己零賣又沒有市場,因為是出口的,他隻在電視上宮廷劇裏看到過地上鋪的有類似的手工地毯。產品賣不出去,工人幹了活,得開工資啊!沒辦法,這些煩心事把他弄得焦頭爛額,他隻求爺爺告奶奶,托人弄了點貸款才工人打發了,那時電視上報紙上都是宣傳下海經商的,楊帆也蠢蠢欲動,自己看了一條產品回收,來料加工,的廣告,就盲目相信了他們的鬼話,上了這個項目,哪曉得社會如此險惡,騙人的招數讓人防不勝防。

沒辦法自認倒黴吧!自己安慰自己,就當花錢買了個教訓,交了學費啦。不得已他隻好解散工人,關了廠子,再幹點什麼呢?他把主意打到製作織機的這些木料上,他想幹個木工廠,有現成的木料不用在花錢買去了,可他自己對木工一竅不通,招聘來的一些木工都是三四十歲的精猴,他才二十出頭,耍心眼耍不過這幫人,他們自己加工一些門窗,風門,自己定價自產自銷給了自己和親戚朋友,楊帆也不知道價格,隻好聽之任之,廠子沒有固定的銷路,全靠他連聯係點課桌,門窗的零活免強維持生計,他既不懂做工,又會核算,很快上好的紅鬆木料也用完了,錢也花的差不多了,被那幫木工連偷加拿

賴以生存的木料被作賤凈了,也隻有關門大吉。他一度以為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他隻好靠變賣點破爛賴以糊口,可是破爛也有限,很快被他搜刮完了,他幹點什麼呢?打工去,他還有點不心甘,自己好歹也曾經是領導幾十口人的個體戶。幹脆回到溫暖的家吧!可是當初為了幹個體戶,和家裏人賭咒發誓幹不出點名堂永不回家,如今吃飯都快成問題了,怎麼好意思腆著臉回家。

他瞑思苦想,腦子靈光一閃,他突然想起在省城看別人開的職業介紹所,什麼投資也沒有,就安了張桌子,全靠說話,幫人安排工作,坐著就能收錢,這個生意就適合這種眼高手低,但有點口才,又有點聯絡能力人幹,簡直就是特意為他安排的一樣。

他很興奮,說幹就幹,他騎上自行車,去了街邊一個人家有門市的朋友家,和他借了一間門市,和他說好房費先欠著他,又買了幾張紅紙,一瓶墨汁,一些隻毛筆,一瓶醬糊,幾本單據,

回去編造了幾條招工信息,寫了一張工廣告,貼在了門市的屋門旁邊,也沒有請人也沒有放炮,就這樣打開屋門,就算開業了,還真有好多人來看廣告的,甚至還有一個人報名,交二十元的報名費,不管錢多少。

今天總算開張了。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