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憂慮重重難選擇(1 / 3)

杜聿明雖然相當疲倦,卻怎麼也睡不安生。淩晨時剛剛迷糊,又被一陣亂槍驚醒。

經過兩個晝夜的強行軍,12月2日晚部隊已安全到達遠離徐州一百餘裏的李石林、孟集一帶。由於部隊建製混亂,又有空軍通報說發現大部隊共軍由濉溪口南北向永城前進,杜聿明考慮夜行軍會與共軍混亂穿插,於是決定休息一晚,次日再向永城進發。

霧散天開,陽光明媚。杜聿明瀏覽了一遍各兵團前進報告,用過早餐,正準備登車啟程,邱維達派員送來了鄧文儀空投的總統手諭。

原來,蔣介石心裏放不下被困的黃維兵團,看杜聿明率部安全到達李石林地區,頭腦又發熱起來,認為這是一個好戰機,臨時做出了“南打北進”解黃維之圍的決定。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杜聿明想,別管他,向永城前進!可又想,如按原計劃撤到淮河,再向共軍攻擊,果能解黃維之圍,尚可將功補過;若沿途遭共軍截擊,損失重大,又沒解黃維之圍,老頭子勢必將整個失敗的責任歸罪於己,弄不好要受到軍法裁判。唉,戰亦死,不戰亦死,如之奈何啊!杜聿明仰天搖頭,苦悶之極。

“命令各兵團停止前進。”杜聿明決定召集兵團司令官共商決策。

很快人就到齊了。李彌沒來,派來了副司令官陳冰。大家看了蔣介石的命令,臉色黯然,默不作聲。

杜聿明說:“如果依原計劃行動,到達目的地絕無問題;如果照此命令打下去,未見得有把握。”

邱清泉的部隊血洗孫莊,混戰潘塘,鏖兵褚蘭,雖迭次受挫,卻還未曾慘敗過,並總有星星點點的戰績點綴征程。他看杜聿明憂慮重重,頗不以為然,說:“可以照命令從濉溪口打下去!”

陳冰說:“有把握嗎?”

“要靠你們,全完蛋!”邱清泉指著陳冰的鼻子大吼起來,“你們是怎麼掩護的?老子的汽車隊還沒全跟上來,你們就溜了!”

陳冰也不示弱:“誰叫我們掩護了?你別自己倒黴找我們出氣!”

兩人大吵起來。

掩護邱清泉的任務本來是交給孫元良的。孫元良自知理虧,看邱清泉如此氣焰也不敢說撤退了。他是一個機巧的人,隻說了句:“這一決策關係重大,我完全聽從命令。”

邱清泉看看杜聿明還猶豫,將桌子一拍,信誓旦旦地說:“總座,照命令打吧!今晚調整部署。從明天起,我第二兵團擔任攻擊,第十三、十六兵團在東、西、北三麵掩護!”

“大家再看看命令。”杜聿明總不大以為然,“多考慮一下。我們敢於負責就走,不敢負責就打。這是全軍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慎重!”

幾個人又將總統手諭看了一遍,神情更加沉重起來。

杜聿明暗想,整整一日行程已被耽誤,現在走也晚了,打亦無望,反正江山是蔣介石的,由他去罷!於是做出決定:三麵掩護,一麵攻擊,逐次躍進,能攻即攻,不攻即守。同時電報蔣介石,請求空投糧彈。

4日,攻擊開始。

於是,又一個奇特的戰爭景觀展開了。

國民黨軍第二兵團以四十五、四十六兩個師為前鋒,集中5個團以上的兵力,向南滾進;李彌、孫元良兩兵團在東西兩側逐次跟進。淮北平原,東起張壽樓,西迄趙破樓,北自袁圩,南止李石林,由炮火和拚殺形成一股方圓四十餘裏的戰爭台風,向南方緩緩移動。“台風”所及,房倒屋塌,草木焦萎,天昏地暗,日月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