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你不得不知的幾個數字(1 / 2)

4/10-老齡人口比例

自2001年起,我國正式進入快速老齡化階段。未來20年,老齡人口的年均增長率將超過3%。到2050年,中國的老齡人口總量將超過4億,人口老齡化水平將超過30%。形象地說,如今每10人中就有1個老年人,而40年後,每

10人中,老年人的數量可能會達到4個。

對社會統籌養老保險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作為社會主要生產力的勞動者肩負著時下社會的養老重任,而當現在的勞動者步入老年時,他們的下一代未必有足夠的生產力去支撐更為龐大的養老支出。可以說,養老危機關係到每個人。

100萬元

-長壽隱憂

過去,人們總是對壽命的短暫感到擔憂與恐懼,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這種憂慮正逐步發生著變化。

我國人口的預期壽命正不斷延長。從20世紀50年代的平均40歲到目前的73歲;未來20年,我國人口的平均壽命將接近80歲;到2050年更有希望達到85歲。“長命百歲”的願望已經不是一種奢求。

當然,活得越久養老生活的花費自然越高,即使消費能力比不上工作的時候,但花錢的時間卻越拉越長。以60歲退休計算,如果活到

80歲,那麼就需要度過20年的退休生活。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9年上海城鎮居民人均月均消費支出已達

2

634元,當地白領的月均消費水平更高。我們暫且按照3

000元的水平估算,那麼,在不考慮通脹加劇、物價水平提高、預期壽命延長等因素的情況下,保持每月3

000元的花銷20~25年,至少需要72萬~90萬元。

如果退休年齡提前,或是壽命延長超過80歲,或是物價上漲,這筆費用還將進一步增加,自然會“輕鬆超越100萬元”。

20萬元

-老年醫療開支

除了日常的生活開支外,醫療費用是老年生活難免的支出。

我國衛生部的資料顯示,我國城市老齡人口中,有2/3的人受到各種疾病的困擾,其中更有一半以上的人還不同程度患有超過2~3

種慢性疾病及伴隨的並發症。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老年人常見疾病因為治療時間長、頻率高給患者造成不小的經濟壓力。

全國各級綜合醫院門診病人人均醫療費用從1995年的每次39.9元上升至2010年的每次166.8元,平均每年上漲10%。全國各級綜合醫院住院病人人均醫療費用也在快速增長,1995年時為每次1

667.8元,2010年達到了每次6

193.9元,三級醫院的住院病人人均醫療費用更達到了每次10

442.4元。

如今,病人的煩惱不再是“久病無良醫”,而成了“久病沒錢治”。由於未來社會醫療保險承擔比例並不確定,加上許多進口藥物、診療儀器不在醫保範圍內,潛在的這筆醫療費用還要靠自己儲備。根據目前醫療費用保守估計,一個人退休後的醫療開支至少需要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