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孩子“囚”禁在書房裏
有些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所謂的“起跑線”上,孩子一放學回家就又把他關在了家中的課堂裏接著學,這種做法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嗎?
王鵬已是高三學生了,他學習很刻苦,每天放學回家父母什麼都不讓他幹,他的成績一直排在年級前三名,考清華肯定是沒問題,許多親友鄰居都說他爸爸媽媽養了一個好兒子。父母聽了比吃了蜜還甜,從此對他的飲食起居照顧得更加周到了。有一天,王鵬放學回家,爸爸媽媽都不在,給他留了紙條,告訴他外婆病了,爸爸媽媽送她去醫院了,讓王鵬自己做飯吃。平時都是媽媽把可口聽飯菜擺到他麵前,可現在怎麼辦?王鵬可犯了愁。要不就煮方便麵吧,費了半天勁,總算把火打開了,放進水和方便麵,還像媽媽平時煮麵一樣放了兩個雞蛋,最後的結果是麵軟得已經盛不起來,味道也不怎麼樣,還滿鍋的雞蛋皮根本沒法吃,最後隻好餓著肚子了。
其實,這樣的例子並不新鮮,現在很多孩子不都這樣嗎?書本知識說起來頭頭是道,可是他們連最基本生活常識都沒有,連最基本的照顧自己的能力都缺乏。“高分低能”仍是存在於很多孩子身上的大問題。現在很多家庭都為孩子布置了一個舒適、安逸的書房,高檔的書桌、精美的書架、琳琅滿目的各種參考資料、價格不菲的電子詞典……在父母挖空心思為孩子布置學習環境之時,卻沒想到,他們在用這些束縛住孩子的手腳,將孩子牢牢的捆綁在知識理論中,讓他們與社會現實分離,與生活常識絕緣。在學習書本知識之外,孩子還應該學習一些其他的在生活中比較實用的知識。這對孩子更好地應對生活現實,將來更好地步入社會是有好處的。父母在注重孩子書本知識的學習之外,還有必要教給孩子一些必要的生活常識,比如:
1.認識藥品及了解用藥常識
家庭中,通常都存有一定數量的藥品以備急需,父母可以把一些常用藥品拿出來教孩子辨認,使孩子逐漸了解藥品的名稱、用途及用法。這樣既讓孩子增長了知識,又降低了發生危險的可能性。另外在帶孩子上醫院看病的時候,還可順便教孩子認識醫院,了解各個科別、看病的程序和方法。在可能的情況下簡單地告訴他們某些醫療器械的用途,以便解除孩子對醫生的恐懼感,學會配合治病,或在發生意外事件時,能自己到醫院求助。這些都有利於孩子將來更好地獨立生活。
2.教孩子認識用小工具及安全使用的方法
父母在使用這些工具時,可以順便告訴孩子這些工具的名稱及安全使用的方法。還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比較安全的小工具,諸如餐刀、不帶尖的剪刀、小型的錘子、鉗子等,讓孩子邊玩邊學,既熟悉了各種工具的種類和功能,又在使用的過程中開發孩子的動作技巧。
3.避免被壞人傷害
孩子獨自在外時碰見壞人的機會是存在的,由於孩子年幼無知又缺乏這方麵的經驗,很容易上當受騙。為了避免孩子受到壞人的傷害,父母要告訴孩子這世界上有壞人的存在,並囑咐孩子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禮物,不要到陌生人家中去,也不要請陌生人到自己家裏來,女孩則不要讓父母以外的人撫摸自己的身體,碰到存心不良的人糾纏時,要趕快跑到人多的地方或呼叫警察,還可大聲呼救或跑到附近的居民家。
為了讓孩子增加社會常識,耳聞不如親見,父母應該多帶孩子到外麵走走,到各種場合中增長見識。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在社會的大學中,孩子也有無窮的知識需要學習。父母千萬不要忽視了孩子對社會知識的學習,使孩子成為不諳世事的書呆子。
給孩子房間,更要給孩子空間
在家裏能擁有自己專有房間,這在過去對於孩子來說連想都不敢想,現在的生活條件改善了,在孩子很小時,有的父母就會為孩子準備好孩子自己的房間,而且在孩子的房間裏,有著最豪華的布置,讓孩子在裏麵開心地玩樂,安心地做作業。可是父母是否會想到,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形式上獨立的房間,更要有屬於自己的、自由的遐想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