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眾阿哥的選擇不代表就是萬歲爺的意思。
他心裏總有一種不詳的預感,自己好像站錯了隊。
四阿哥府的洗三宴辦得很熱鬧,收了許多的禮,吃飽喝足以後,眾大臣告辭,他們出門的時候還是笑著的,坐上轎子就拉下臉來。
這天發生了太多事,簡直讓人措手不及。
萬歲爺竟然給四阿哥的嫡子賜名為弘曄,這晚不知道得有多少人睡不著覺,朝堂上迷霧籠罩了半年,形勢終於轉向明朗,占據優勢的是四阿哥胤禛,他完全壓製了胤祉。
京城裏是沒有秘密的,隻要有點風聲,很快就會傳遍。就在當天,弘曄這個名字就被所有人知道,除了被圈禁的廢太子胤礽以及封閉的十四阿哥府。
所有人之中,反應最大的有三位。
首先是三阿哥胤祉,他回去之後就發了好一頓火,將能砸的東西都砸了,才勉強消了氣。他的生母,也就是對兒子繼位抱有絕對信心的榮妃馬佳氏也氣得不輕,半晌沒緩過勁。永和宮更不用說,烏雅氏連偽裝都懶得做了,在房裏就罵罵咧咧,說老四是個白眼狼,不想著求萬歲爺將十四放出來,隻知道自己過好日子……諸如此類的腦殘言論簡直不要太多,伺候他的奴才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從年初起烏雅娘娘就不正常了,她顯然忘了四爺已經改了玉牒,十四阿哥怎樣同他半毛錢關係也沒有。
再說了,從前被那樣苛待,好不容易翻了身,還會犯賤把連湊上來讓人打?
抱怨別人之前也得考慮下實際情況。
整個京城都在為四阿哥嫡子名諱以及三阿哥與董鄂家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熱血沸騰的時候,元春接到一封來自母親王氏的信,內容很簡短,沒提到父親、大哥和寶玉,而是說了大房那邊的事。因為是親祖母去世,孝期是三年,賈璉那媳婦兒高氏卻在頭幾日診出懷孕。雖然封了大夫的口,紙是包不住火的,若想把孩子生下來,那就一定會曝光。
在祖母的孝期之中同房,還搞得懷了孕,這簡直是醜聞。
若邢夫人還活著,這事王氏鐵定不管,她倆素不對盤。如今大房的當家太太就是高氏,她進門有一年多,經驗還是不足,所以厚著臉皮找二嬸也就是王夫人拿主意。
王氏能有什麼主意?二房這邊的大事基本都是賈珠和元春商議著決定,在某些問題上賈政也會發表意見,不過,不多。
他屬於大男子主義者,認為男人不該管後院的事。
說真的,元春處理過各種棘手的問題,卻從未遇到過孝期同房這種醜聞……早就說過,本朝以孝治天下,萬歲爺最看重的就是這個,還好大房沒人入朝,否則問題還要更嚴重。剛拿到信元春還著急了一會兒,後來想想,雖然名聲會受損,不過到底是分了家的,問罪也牽連不到二房。
想到這裏,元春就淡定了。
過去這些年,寶玉敢的混賬事還少了?敗的隻是他個人的聲譽罷了,別說早就嫁入九阿哥府的自個兒,就連母親和大哥也沒受多少影響。
寶玉都是這樣,莫說賈璉。
雖如此,在胤禟回來之後,元春還是把這事說給他聽了,胤禟端著碗冰鎮銀耳在喝,聽了個開頭就噴了……賈家到底是怎麼回事?大房二房所有人都這麼極品,除了大舅子賈珠,王夫人和子賈側福晉元春之外,就沒個安分人,都是會惹事的。好不容易把賈寶玉擺平了,又鬧出孝期通/奸這樣的事,胤禟將白瓷小碗放下,用大拇指揉了揉太陽穴。
突突的疼。
他的確是皇子沒錯,也很有錢,卻不是什麼問題都能解決的。
孝道要是能花錢買,他屯個千兒八百斤慢慢用,還用賣力刷皇阿瑪的好感度?
“皇阿瑪最忌諱的就是這種事,你回個信,讓府上別插手這事,一定要說的話,那就流了這個孩子。是男是女都不知道,生下來還要背負罪孽,還不如一開始就把問題解決掉,成親才一年多,那麼年輕急個什麼勁?”
胤禟說著,撇了撇嘴。
“偷吃總得把嘴擦幹淨,明知道是關鍵時刻,非讓他夫人懷上,自個兒作的怪得了誰?”
“朝廷對這種行為管得很嚴,一旦被發現是要上衙門的,判個幾年能抱住孩子還是好的,沒準人財兩失,還搞臭名聲。”
是這樣沒錯,孝期偷吃這種事很普遍,甭管怎樣的大孝子,多少人能忍得過三年?聰明人就知道睡了之後要喂一碗藥,省得在關鍵時刻懷上,一旦被檢舉,又讓衙門拿住證據,真是怎麼判都不為過。
地動引發的□□已經讓順天府惡心了,他們亟需一樁新鮮的案子。
賈璉這個要是捅破了,絕對會被樹典型。
胤禟點撥幾句元春心裏就有數了,雖然這已經是重生之後的第八個年頭,對大清朝的許多規矩她依然沒懂個透徹,可以說連四個大兒子都比她清楚。元春做事之前喜歡讓容若幫忙看看有沒有紕漏,大多數時候還會通知胤禟,讓他心裏有個底,就是這樣,才安安穩穩過了這麼多年。
她在回信之中寫明因由,特別將胤禟說得話批注一番,讓母親萬不可多管閑事。
若賈璉腦子清楚,願意流了這個孩子怎麼都好,若他糊塗,非要同朝廷律法對碰,那就讓他自己去死,別捎帶全家。
給家人的信當然要這麼寫,胤禟派了手下的人給賈璉遞了個話,讓他自己把這事處理幹淨,要是被捅出來,不要想有人會幫忙。
雖然賈璉投靠胤禟的時間也不短了。
也就是在生意上適當點撥,派人保護他的鋪子而已,關係不遠不近。平日裏他做什麼九爺是不會插嘴的,這回特別派人遞口信,說明什麼?很顯然,事情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