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個腦袋探出來的時候,康熙就注意到他們了,胤禟府上這四個都是機靈古怪的,他們平時大都分開過來,湊在一起鐵定是有“大事”。康熙讓張英停下,“藏頭縮尾做什麼?都進來。”
康熙這話來得太突然,四個蠢貨沒保持住平衡,一個壓一個,趴到地上。
墊在底下的是老二弘暲,他身體結實,這麼挨一下沒覺得怎樣。知道丟了臉……他們爬起來的速度倒快,排著隊腆笑著進殿。
混世魔王難得乖巧。
這說明什麼?
他們恐怕有非常為難的事要說。
康熙挑了挑眉:“有話就直說,別扭扭捏捏。”
四個你看我,我看你,還是元寶站了出來,他說:“郭絡羅額娘將七弟摔在地上是有目共睹的,阿瑪讓她回去反省,這才多久?一個月的功夫,額娘懷上妹妹了,她就趕著回來了!”
元寶點了點頭:“先生說了,人的本性是最難移的,連親兒子都能摔,誰知道她會怎樣對付額娘!”
弘暲眼眶紅紅的:“弘暲想請假回去保護額娘,求皇瑪法準許!”
……誒。
元寶說第一句話的時候,康熙心裏就有了劇本,他猜中了開頭,卻沒猜到結局。他們黑了郭絡羅氏一通,不是想把人遣送回娘家,而是想請假回去守著賈氏?
“你們額娘才兩個多月,現在就請假,你還想在家休息八個月不成?”
康熙是隨口一說,四個混球卻齊刷刷點頭。
“先生說了,本朝以孝治天下,百善孝為先……弘晟才三歲,歇一年也不礙事。”
“就是就是,太子二伯家的弘晴還沒我聰明。”
o(╯□╰)o
黑一個郭絡羅氏不算,他們還想捎帶上弘晴?
可憐的太子,他隻是沒把兒子生好罷了,就處處遭人詬病。
大學士張英在旁邊眼觀鼻鼻觀心,他長得筆直,什麼話也沒說。見他這樣康熙就來氣,“張英啊,你說說,此事當如何看。”
“臣不敢妄言。”
“隨便說,朕赦你無罪。”
“……臣不敢妄言。”
“讓你說你就說!!”
年過半百的老頭子這才拱了拱手,道:“那臣就直說了,私以為,阿哥的學業比區區一個側福晉重要,尤其是郭絡羅氏這種德行有虧的。別的不說,隻拋擲皇孫這一點,回家反省就太輕了。”
文臣就是這樣,張口律例,閉口規矩。
“七阿哥事件”的□□沒有傳出去,郭絡羅氏這才逃過一劫。這下好了,張英知道了,按照過去的慣例,距離禦史台發難的時候恐怕不遠了。康熙堵著一口氣,還不敢勒令他閉嘴,還有四個小混蛋在旁邊看著呢。
“你說說看,這事當如何解決。”
若是平時,張英習慣性的會給自己留條後路,既然皇上已經說了,赦他無罪,身為本朝大學士,他不能白享俸祿,坐視不理。“臣以為,休棄不足以為戒。”
弘暲已經拍起手來。
“好!說得好!”
“胡先生總說,無論文采還是對本朝律例的理解上,張老比他絲毫不弱。元寶終於見識到了,果真是不畏強權、剛直不阿!!”
弘曆也點了點頭:“得這等賢臣,是我大清朝之幸。”
李德全裝作什麼也沒聽到,他對小阿哥的敬佩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皇上還沒斷是非,他們先把高帽子給張英扣上,若萬歲爺不采納……不用等到明日早朝,郭絡羅氏的“惡行”就會傳遍整個京城。
自從賈寶玉的案子收尾,禦史台已經閑得無聊很久了,他們等的就是這個機會,不用說,這事鬧到最後,皇上依然得嚴懲郭絡羅氏。若是不給個態度,以後摔了阿哥都能輕易脫罪,不說阿哥後院,後宮也要亂套了。
康熙臉已經黑了,若胤禟在他麵前,絕壁是一個硯台砸下去。
……辦的都是什麼事!!
想保住表妹就把兒子安撫好了,鬧成這樣還不如不去接人?
同休棄相比,回家反省真是好多了。
康熙沒立刻做決定,而是讓李德全頒旨,找禦史台幾位老臣入宮商討。張英被留了下來,四個小家夥卻給打發了出去,他們臨走之前還鄭重的拜托了張大學士,讓他一定要宣揚正義。
說的都是冠冕堂皇的話,其中的意思,聰明人都聽得懂。
【張老,這事就拜托你了,千萬不要畏懼強權,不要被惡勢力打倒,還七弟一個公正。就算是親娘又咋樣,皇孫能是白摔的嗎?】
【事情包在我身上,絕對讓禦史台的老夥計明白真相,不能就這麼算了。】
康熙腦門突突的,孫子太聰明也有弊端。
這不……郭絡羅家就要倒黴了。
不管最後怎麼解決,郭絡羅家和賈元春都要結仇……宜妃的態度還不好說。康熙歎口氣,皇帝也不是輕易能當的,為難的事真不少。
康熙是白擔心了,小家夥們從乾清宮出來,立刻去了翊坤宮。見了宜妃的麵,他們齊刷刷就跪下了:“瑪嬤,我對不起你。”
宜妃對他們是寄予了厚望的,她就要把人抱起來,卻見弘曆癟了癟嘴,“哇”的哭出來。
“我的乖孫,受了委屈隻管給瑪嬤說,我給你們做主!就算是太子,也要從他身上咬下一塊肉來!”宜妃是真的不好了,他抱起弘曆,哄了又哄,聽他抽抽噎噎的說了整件事。
昨個兒小路子把雪瑩接回來了,雪瑩進門就給小阿哥臉色看,她帶來的奴才還說閑話。這四個都是被捧著長大的,別說九阿哥府,在皇宮裏也是橫行,他們哪裏受過這樣的委屈。一時沒忍住就去皇上跟前告狀了,結果撞上了大學士張英,非要主持公道!!
信息量有點大,宜妃費了不少腦子才把事情理清楚。
本以為最多是各打五十大板,他們總要被怪罪,沒想到宜妃火氣比誰都大,她一巴掌拍在榻上:“豈有此理!她敢讓本宮的心肝寶貝受委屈!”宜妃怒氣灌頂,她覺得自己就不該聽嫂子魏佳氏說那些鬼話。
她知錯了?以後再不爭風吃醋?
騙人的話誰都會說。
剛回來就原形畢露,真是夠了!!
宜妃的個性宮裏盡人皆知,她護短,並且愛憎分明。
郭絡羅雪瑩是她娘家侄女不錯,偏她有前科,又蠢又善妒。宜妃對她十分失望,讓胤禟去接人那是看在兄嫂的麵子上。不是因為有求於他們,老五老九已經是萬歲爺的左膀右臂,他們手上權力之大……別人壓根不能想象。
宜妃如今有恃無恐,加上對侄女有偏見,她立刻就相信了乖孫說的話。
這麼小的孩子還能說謊不成?
瞧他們哭成這樣。
“瑪嬤的心肝,別哭了,就算張英不秉公辦理,本宮也要討個公道,絕不能就這樣算了!”她一邊說一邊哄著弘曆,好不容易把懷裏這個擺平了,元寶又開口道,“是我們做錯事了,額娘說過的,郭絡羅額娘是阿瑪的表妹、瑪嬤的侄女,我們不能冒犯她,否則就會讓阿瑪難做。元寶沒忍住,瑪嬤您別生氣,別不疼我。”
四個都哭得打起嗝兒來,小桃紅都看不下去了。
“小阿哥這樣懂事,一定不是故意的。”
乖孫多貼心多懂事沒人比宜妃更清楚,他們從來都是扭著小屁股得意洋洋的,總到翊坤宮來炫耀說又得到大學士褒獎,又被萬歲爺表揚了……宜妃心裏清楚,他們這樣做是想讓自己高興。這麼乖的孫子,她的心肝寶貝竟然被欺負成這樣。宜妃心裏一股邪火在燒,她立刻讓小桃紅去打聽情況,得到的消息是張英還在據理力爭,不僅如此,禦史台的泰山北鬥也進宮了。
宜妃徹底相信了元寶四人說的話。
張英是什麼人?他慣會趨利避害,若不是有鐵打的證據,能為不相幹的人伸張正義?
雪瑩啊雪瑩,回娘家這麼久非但不悔過,剛把她接回來就鬧出這樣的幺蛾子,還敢給小阿哥臉色看。
這回就算要同兄嫂翻臉,宜妃也決不妥協。
必須給孫子討個公道。
禦史台的老頭子還在給郭絡羅氏扣帽子,就有小太監稟報說,宜妃娘娘求見。康熙想著,宜妃應當是來為娘家說好話的,聽她說幾句也好,至少能讓禦史台那邊冷靜冷靜。
康熙將宜妃宣進殿中。
後續的發展就出乎了他的意料。
為什麼宜妃會幫著張英等人批判自家侄女?
甚至說出此女不堪為胤禟側福晉的話。
關鍵時刻,李德全在他耳邊說了兩句,康熙才明白了。好小子,把什麼都算計到了,到乾清宮來點了火,立刻去翊坤宮“求責罰”,他們顛倒黑白的本事簡直不要太大,加上那四張天真爛漫的臉,精明如宜妃也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讓她這樣果斷站在孫子身後打侄女的臉還是因為老五老九的身份變化。一個暗衛頭子,一個禦用錢袋子,前途光明著,壓根不用她操心,有娘家支持那是錦上添花,沒有也不打緊。
宜妃幾句話就奠定了她在禦史台心中的地位。
那些個老頭子原本是不怎麼誇人的,這天竟把宜妃誇的天花亂墜。
“宜妃娘娘深明大義,乃皇上之幸,朝廷之幸。能夠忍痛大義滅親,這才是後宮妃嬪之典範!”……說好話又不要錢,他們一邊吹捧宜妃,一邊把郭絡羅雪瑩往泥裏踩,把康熙搞得一個頭兩個大。
關於郭絡羅雪瑩的處置方法還沒下來,這事就在京城裏鬧開了。
起初是在文臣之間,然後幾何擴散,傳遍全城。
本來還有人懷疑這事有幾分真,反對勢力還沒發展起來,就被撲滅了,大阿哥第一個站出來說公道話,陸陸續續的,所有阿哥都表明了自己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