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禦史大人說高興了,他轉了轉眼珠子,道:“我卻忘了,賈寶玉是你親手教出來的。人家爹娘要帶兒子南下,你非不讓,說要委屈孫兒。看看王夫人,人家才是功勳母親,養的一子一女,賈珠在禦史台的作風可圈可點,深得皇上信任,而賈側福晉那不用說,皇上曾誇讚過,她是本朝庶福晉的典範,擁有一切的高尚品格。”禦史老頭不是真的看得上王夫人,他單純是想從史太君身上要下一塊肉而已,“把人家兒子壞成這樣還敢理直氣壯說別人不是,真是長見識了。聽完庭審老夫就要進宮去參上一本,讓皇上撤了你的誥命。”

……o(╯□╰)o

王夫人完全沒想到,她還有被點名表揚的一天。

這些年果然是被史太君壓狠了。

本來,她還在猶豫,是不是真的要放棄賈寶玉,徹底同老太太撕破臉,現在看來……不順應民意不行啊。禦史台有彈劾百官的權力,他們說的話當然是最有道理的。王夫人這會兒把腰板都挺直了,這位禦史的眼睛是雪亮的,她才配得上誥命的身份,皇上應該撤了老太婆身上的加封,給她才對。

我們早就說過,百姓是最容易被煽動的群體。

他們都知道賈政去南邊做官離開京城好些年了,賈寶玉越發混賬,這過錯當然不能算在他們身上,一時間,所有視線都聚焦在史太君身上。

就連四爺也沒因為攪亂公堂降罪,而是等一個說法。

史太君一張嘴,就噗出血來。

她這回是結結實實的暈了過去。

“把她待下去,誥命身份留不留還得由皇阿瑪決斷,現在,庭審繼續。”

“原告方——禦史台和高家都已經做了陳詞,現在由被告賈寶玉自辯。”

辯個屁啊。他要是有這口才,還用被賈珠氣得跳腳,還用被賈政打得屁股開花連解釋都不能。塞在嘴裏的布團剛被拿下,賈寶玉就驚呼一聲:“老祖宗。”

胤禟扶額,沒見過這麼笨的。

寶哥哥你真的不知道,順天府的鬼魂都在羞辱你嗎?

這個隻剩一隻眼睛的讓你跪下承認自己的罪行,請求寬大處理。

那個長得美豔的女鬼說,毀姑娘清譽,自切丁丁謝罪吧。

哦,那個滿臉橫肉長得結實的男鬼說,讓你死不承認,堅決不畫押。

牢飯不好吃啊……

胤禟覺得,他就要忍不住破功,四爺又發話了:“再給你一次機會,說與本案有關的話,再胡攪蠻纏就打完再審。”

QAQ,表孝心都不行。

在避免挨打和關心史太君之間,賈寶玉理所當然的選擇了第一種。

他臉上露出了夢幻的神情,說起自己同高姐姐之間的戀愛史。

“我們一起讀《西廂記》,曲詞警人,餘香滿口。她愛作詩,愛……”賈寶玉還沒說完,高二少爺就忍不住打斷了他:“你放屁,我妹妹大字都不識幾個,她最愛的是同母親學管家,然後就是揮鞭子,武將門生讀什麼書?”

……圍觀群眾雙眼倏地一亮。

說的對啊。

高家滿門武將,別說府上姑娘,老爺子字都認不全。

胡說也要有個限度!

老四老八交換了眼神,“高加旗說得有道理,賈寶玉你還有何話說?”

賈寶玉整個魔怔了,“不對!!高姐姐才不會揮鞭子,她那麼溫柔。”

八阿哥胤禩看向高氏,在眾人的期待之中,這位姑娘從腰間扯下一條鞭子,不客氣的朝賈寶玉揮過去:“讓你汙我清白!讓你胡說八道!我們高家家訓——不以文采動世人,隻求上陣殺敵,威名永流芳!”她抽了兩鞭子,還想繼續,八爺咳了一聲,“高氏你退下吧,既然這樣,案子就很清楚了……”

想到媳婦兒說的話,老九家四個小家夥偷了賈氏的生子秘方,讓他搞死賈寶玉。本來這案子真相明朗的很,錯都在賈寶玉身上,判了他的罪也不會壞自己名聲。

為了兒子,胤禩豁出去了。

胤禛的想法同他差不多,親眼看到元寶侄兒哭得那樣慘,老四對賈寶玉的印象跌到低穀,他下定決心要給賈寶玉顏色瞧瞧,這樣的結果正合心意。

兩位主審同仇敵愾,就要給賈寶玉判刑,那小子卻像瘋了一樣。

“不!不對!剛才那不是高姐姐!我的高姐姐才不會揮鞭子!”

“一定是高家人偷梁換柱陷害我。”

真是不容易啊,這麼不學無術還知道偷梁換柱這個詞……

他還想說什麼,卻被四阿哥打住了。

“賈寶玉打五十大板,關在牢裏好生改造。賈家向高家賠罪,及各種費用五萬兩。至於史太君的誥命身份,由皇阿瑪決定是否剝奪。本案到此為止,高氏與賈寶玉並沒有任何私情,謠言止於此……”四爺總結了一堆,剩下的事就交給順天府尹。賈寶玉這個案子可以說是上頭抓的典型,他自然不敢亂來,立刻讓衙役拿了人投進天牢。送走了眾阿哥,圍觀群眾卻遲遲不散去,案子是審完了,風波卻沒到結束的時候。

圍觀了整個庭審過程的群眾添油加醋將事情宣揚出去。

史太君非要搶人家兒子,還把他養殘了啊。

高家姐兒根本不認識他,賈寶玉自己有病瞎想啊。

堂哥的媳婦兒也搶,豬狗不如啊。

……

史太君醒來就聽到這些風言風語,聽說乖孫賈寶玉被投進了天牢,她吐了好幾次血。還是那山賊頭子有魄力,從史太君嘴裏得知“玉郎被汙蔑,被誤投大牢”,用光明正大的手段已經沒法救他出來之後,她就決定幹老本行,去劫獄。

順天府大牢同地方的沒有可比性,她的伸手打幾個普通人沒問題,對上大隊大隊武裝先進的獄卒,沒兩個回合就落敗,然後核實身份,被判定為惡人寨餘孽,一同關進了天牢。

賈寶玉好歹還有個在九阿哥府做側福晉的親姐姐,關上三五個月就得放出來,山賊頭子就沒那麼好命了,進了順天府大牢別想活著出去。

第二天,禦史台果然興起了一波彈劾熱潮。

他們擺明了是說隻要史太君不落馬,以後每天折騰一回。康熙就算再英明神武,他也奈何不了這些輕易不獲罪的言官,加上史太君的確不像話,他順從禦史台的意思剝奪了她誥命身份,同時給王夫人加封。

雖然賈政基本沒有再踏足官場的可能,她好歹生了賈珠這個好兒子,還有做阿哥側福晉的閨女。這天早朝過後,宮裏出來兩隊太監。聽說府上來了傳旨的公公,王夫人還惶恐得很,等對方念完聖旨,她簡直高興壞了,一個勁兒磕頭謝恩。

雖然隻是四品誥命,總歸是不一樣了,有珠哥兒這樣成器的兒子,她的好日子還多著。王夫人被封誥命,高興的就隻有她、賈珠和賈元春。史太君恨得咬牙切齒,卻不敢再惹禍端,至於賈政,他沒了官爵夫人卻封了誥命,這簡直是打臉。

九阿哥府送了賀禮過來,同時還有一封元春的親筆信,讓母親不要擔心,寶玉那性子,關在順天府大牢改造一番也是好的,有九爺在,他們不會太過分。

她擔心什麼啊?

那個隻會惹禍的祖宗,死了才幹淨。

從分家那時賈寶玉選擇留在史太君身邊不跟她去江南,王夫人就死心了。

你對他好,掏心掏肺有什麼用。

小畜生壓根沒有感恩之心。

得知賈寶玉隻是進了大牢,四個小阿哥特別失望,他們不敢去四阿哥府鬧事,就去找了八福晉,第一句話就是:“親愛的八伯娘你可還記得自己的誓言?”

……他娘的。

郭絡羅氏最近忙著參悟生子秘方,她將影響受孕的所有東西都移出了自己的廂房,飲食嚴格按照標準。她正在暢想懷孕之後怎樣,四個小混蛋就一瓢涼水澆下來。

“八伯娘您說話不算話,說好弄死寶玉小舅舅。”

郭絡羅氏滿頭黑線,她簡直想不出這幾個混世魔王是誰教出來的,他們怎麼能把搞死親舅舅說得這樣坦然,完全看不出心虛的成分。

“這不已經下了大獄,好歹是親舅舅。”

她話音剛落,弘暲就揮了揮小拳頭:“他處處惹額娘傷心,沒把他千刀萬剮已經是仁慈了。”

元寶也點頭:“這回沒搞死他,再亂來我就拿金子雇殺手去!”說著他還用嫌棄的眼神看了看郭絡羅氏,仿佛在說,都是你沒用小爺才要再費心思。

他們也沒留下用膳,說完就走,氣得八福晉一整天都沒胃口。

她對表哥胤禟是佩服到家了,天天對著這些小混蛋還能吃得香睡得著……沒被氣死。

這個年過得各有滋味,除夕是四個小阿哥的生辰,正月初一則是元春的,母子五人前後兩天。九阿哥府熱鬧極了,頭天除夕他們還算低調,第二天胤禟就在府上擺了酒席,宴請兄弟。正月裏阿哥們都被放了幾天假,日子過得飛快,府上郭絡羅側福晉的肚子越發大了,有宜妃娘娘的禁足令,加上曾嬤嬤的□□,她安分了不少。被賞了嬤嬤重學禮儀對阿哥側福晉而言簡直是恥辱,也就比遣送回家歸期遙遙的三福晉好些,她臉麵都丟盡了。

九阿哥府日子過得平淡,揚州林家卻出了大事。

康熙命林如海回京,任從二品內閣學士。

按照本朝規製,內閣學士共十名,滿人六,漢人四。他們的職能是“條旨”,就是所有的奏章現有內閣大學士看過,然後用一個小紙條寫上意見,再送進宮理由皇帝決定。皇上看過之後將紙條撕了,親自用紅筆寫下批語,這叫“朱批”。眾大臣上的折子都要經過這兩道工序,然後再發下去執行。

內閣的作用就是給皇上提供意見,康熙帝鼓勵眾大臣發表自己的看法,內閣的地位頗高,他們總能影響到聖上決斷。康熙一直很信任林如海,將他放去地方做巡鹽禦史也是下放曆練。這年,內閣十學士之中,有個漢臣年紀大了,想要頤享天年不再為朝事操心。康熙就想到了年過四旬的林如海。說什麼,他在任揚州巡鹽禦史其間,政績卓著,深得朕心,特令調回京城,為內閣學士,為朝事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