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有探子回來給她傳信,得知這事,元春愣了半晌,一句話也說不出。她上輩子變成鬼親眼目睹了榮府的結局,走到那一步,人人都有責任,賈璉兩口子也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王熙鳳同母親合計放例子錢,而賈璉,他不知道貪了林家多少銀子。

事情是母親王氏告訴她的,那時候她已經是賢德妃娘娘,母親送銀票來的時候說起,林姑父去了,賈璉跑了趟揚州,帶了好一筆錢回來。母親暗示她,賈璉貪了銀子,他拿出來的不是全部,那是元春挺生氣,如今想來,真是造孽。林海死後,他們拿了林家的銀子,卻那樣對黛玉,難怪沒好下場。

那時候,百萬雪花銀就看花了她的眼,嫁給胤禟之後方才知曉什麼是真正的土豪。尤其這兩年,胤禟加快了斂財的腳步,他的財產每年的都能翻一翻。

這……是帥鬼告訴她的。

上輩子的時候,母親拿的銀子連打點宮人都不夠,她那時想不透,每天汲汲營營,日子過得分外痛苦。重生之後本著絕不進宮的原則,她將目光鎖定在基本不可能繼位的九阿哥胤禟身上,日子竟越過越好,尤其董鄂氏死後,新來的蒙古福晉是個有趣的,不善妒,元春越發覺得自己做了正確選擇。從前以為將其他妃嬪踩下去,得到皇帝垂青就是幸福,如今看來,真是狗/屎。

元春想起那探子說的話,因為之前幾次碰壁,史太君已經不再相信她,她放棄了從二房這邊尋求幫助的可能,孤注一擲的將籌碼押到賈璉身上。史太君給賈璉的指示是,抱住張家的腿兒,明年科舉考個狀元回來。

事實上,張氏嫁過來的時候,她娘家還沒這麼輝煌,如今張和是從三品太仆寺卿,隔房的張英父子更了不得。與其腆著臉求九阿哥垂青,不如讓璉兒找外祖家幫忙。史太君想明白了,讓張家拉拔賈家可能性不大,不如打親情牌,把賈璉送上狀元郎的位置,有他撐門麵,還愁沒有姑娘嫁過來?

史太君想得很好,她算漏了一點,同張氏的亡魂見了麵以後,賈璉不僅恨死了邢夫人,對他父親甚至整個賈家都沒有好感。他有足夠的財力,根本不需要站在賈家這艘破船上。

說簡單點,賈璉對繼承權一點興趣也沒有,父親不就是那德行?死個老婆有什麼大不了的?正好看膩了,換一個。如今的賈府早不如從前光鮮,到父親手上走一圈,交給他的時候還能剩啥?

自己心態不正還怪元姐兒不幫忙,人怎麼能這麼無恥。

元姐兒嫁去九阿哥府的時候連個依靠也沒有,如今稍微好些,他們就把九阿哥胤禟當蠢貨,以為隻要元姐兒說的話他都會聽。誰也不比誰蠢多少,算計九阿哥是沒有好下場的。

張氏迎頭一棒讓賈璉醒悟了,聽了祖母的安排他轉身就笑得直不起腰。

以為終於醒悟了,沒想到還是這德行。

賈璉轉身就去了張家,將史太君說的話盡數轉告外祖父張和。讓賈璉考科舉倒是合了張家人的心意,他們是標準的書香門第,整個張氏宗族就沒有不學無術的蠢貨。賈璉知道要讓外祖父失望,他沒瞞著,直說比起做學問他更喜歡做生意賺錢……就像九阿哥那樣。

正是最後這句打動了張和,九阿哥胤禟的確是旗幟般的人物,他是新生代偶像,作為皇阿哥下海經商還混得風生水起,想奪位都要拉攏他。

這不明說明胤禟人格魅力高。

這是銀子創造的奇跡。

他若小打小鬧,沒人能看得起他,胤禟的錢莊酒館青樓古玩鋪已經占領了京城,就要向全國進軍。這代表什麼?四阿哥胤禛還在過拮據日子,八阿哥胤禩還在腆著臉求人家支持他奪嫡……胤禟就已經到了夏天每個屋擺四五個冰盆,冬天擺六七個炭爐的地步。

當然,這隻是舉個例子,說明九阿哥有錢。

滿朝文武誰不清楚,九福晉董鄂氏沒死的時候,三阿哥胤祉天天讓三福晉去套關係。八阿哥胤禩更憋屈,他沒有一刻不盼著胤禟能回到八爺黨的隊伍裏。

如今有資格參加奪嫡戰的就隻有三人。

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八阿哥胤禩。

這三人,就沒有不求胤禟的。

大學士張英瞧不起商人,賈璉這番話若在他麵前說,保準劈頭蓋臉一頓罵。倒是張和,他仔細思考之後說:“我們張家世代出文臣,在你之前,從未有人興起過這樣的念頭,你當真不想考科舉?”

賈璉點頭說是。

張和歎口氣,“整個大清朝最成功的商人就是九阿哥胤禟,你那隔房姐姐賈元春是他最寵的女人,本來,這是極好的機會,史太君卻是個沒眼色的,將她得罪得幹幹淨淨。自代善兄死後,榮國公這一脈就淡出朝堂,你們不知道賈元春有多得寵。她那四個兒子不滿三歲就被特許進上書房,皇上還讓十阿哥胤俄向他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