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建築設計大獎”設定,參賽人員或者參賽隊伍要分別進行初賽、預賽、 半決賽和總決賽四個比賽。
初賽就相當於海選,所有報名參賽的設計人員或設計團隊同台交際,初步篩選掉沒有較高設計能力的人和隊伍。
而預賽則是正式的專業人員的比賽,采取的是三進一的原則,也就是三個人員或隊伍選一個。
到了半決賽,那就是頂級高手比賽,選出三支隊伍進入決賽,同時選出另外五個三甲之外的隊伍,這五支隊伍也會受到一定的表彰和獎勵。
最後的總決賽當然是巔峰對決,一等獎獲得者光資金獎勵就有一千萬,而且是稅後收入。
第二名第三名次之。
按照貨幣購買能力計算,在國內獲得一千萬的獎金,遠遠超過歐洲建築設計大賽頂級獎勵的五百萬歐元。
這已經夠吸引人了。
可吳老還設計出比賽的評委,以及頒發獎項的人員。
不用看別的了,吳老當仁不讓擔任首席評委、劉啟作為大領導會親自出席頒獎儀式甚至總決賽比賽就已經夠了不得了。
在此之外,吳老利用自身在行業的影響力,還給前三名提供了聯合設計最低地區級標誌性建築的機會。
這可是讓林徽因建築設計大獎的獲得者去跟國內國際頂級設計團隊較量的大好時機!
就憑這個,沒有任何一個建築設計人員能拒絕山河大學的大獎賽。
蘇白看出來了,吳老這是完全對標國際頂級比賽設計的。
但這還不夠。
“獎金就不用說了,我相信我們的這個比賽高出名堂後,國家絕不會看著,到時候少不了要增加獎金。”蘇白道,“那我再加一個吧,能夠獲得前三名的人員或者隊伍,可以在即將建立的學校工程所提前實習。”
學校工程所?
吳老不解。
“對標國家工程院,初步學習突破三維工程設計理念的工程科學。”蘇白解釋說。
吳老撓著頭,這東西我都沒聽過。
他於是詢問是否和蘇白拿出的讓他跑到山河大學來的設計圖有關。
對!
吳老興衝衝而去。
他要盡快對大獎賽進行提前宣傳和正式申報。
工程院根本沒為難山河大學。
工程部那邊一聽是吳老具體負責,二話沒說就給林徽因建築設計大獎賽專門撥款五千萬充當獎金。
同時,幾個相關部門也打來電話,給吳老做出堅決的承諾。
隻要參加比賽的人員,能拿的出優秀的設計圖,關係到建築行業的設計招標,山河大學工程學院可以組隊以單獨的身份參加競爭,就算競爭不過,也可以跟著學習。
這還有什麼再需要的呢?
緊接著,山河大學官微第一時間轉發學校官網發布的通報。
一時間,關於山河大學林徽因建築設計大獎賽的熱度再一次暴漲。
官微通報的該獎項設計如下:“山河大學‘林徽因杯建築設計大獎賽’已通過工程部、科技部以及國家專項小組審查批準,於今日正式成立了。本大獎賽設置一等獎、二等獎及三等獎各一名,獎勵獎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