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緣才有好財源28(2 / 2)

“是的。”——亞力森得到了第一個“是。”

“電器製造公會的規定是:設計適當的發動機可以比室內溫度高出華氏72度,是嗎?”

“是的。”——亞力森又得了第二個“是。”

“那你的廠房有多熱呢?”

“大約華氏75度。”

“這麼說來,72度加75度一共是147度。把手放在華氏147度的熱水塞門下麵,想必一定很燙手,是嗎?”亞力森得到了第三個“是。”緊接著他提議說:“那麼,不把手放在發動機上行嗎?”

“嗯,我想你說得不錯。”工程師讚賞地笑起來。他馬上把秘書叫來,為下一個月開了一張價值35000美元的訂單。

中國人有一句充滿智慧的格言:“輕履者遠行。”他們已花了5000年時間來研究人性;他們的人生經驗是值得我們重視的。

如果要使你的意見被別人同意,你必須牢牢地記住:使對方立即說“是”。

永遠使對方覺得自己重要!要知道,使自己變成重要人物,是每個人的欲望。

譏諷嘲笑不如保持沉默

沙皇尼古拉一世平定了一場由自由分子領導的叛亂,並判處領袖李列耶夫死刑。當絞刑開始時,李列耶夫在一陣擺弄之後,繩索斷裂了,他猛然摔落在地上。在當時,類似這樣的事情會被當成是天意,犯人通常會得到赦免。李列耶夫站起身後,向著人群大喊:“你看,他們甚至連製造繩索也不會。”一名信使立刻前往宮殿報告絞刑失敗的消息,並說:“陛下,李列耶夫這樣說:”你看,他們甚至連製造繩索也不會。“聽到這樣的話,沙皇說:”那麼,讓我們來證明事實相反。“第二天,李列耶夫再度被推上絞刑台。這一次繩索沒有斷裂。你必定會為李列耶夫的愚蠢而發笑,卻不會想到,類似的事情在你的身上也可能發生。想想你是否為了逞強而說過過激的話就明白了。

你應該明白,如果想要用言語震懾別人,你說得越多,就越顯得平庸,而且越不能掌控大局。同時,你說得越多,就越有可能說出愚蠢的話。如果你說的比需要的少,必定會令你看起來更了不起,更有權勢。因為你的沉默會讓其他人不自在,而人是追求詮釋和解釋的機器,他們想要知道你在想什麼,如果你小心翼翼地控製住要吐露的訊息,他們就無法洞察你的意圖。借助言語想要驅使人們去做你希望的事通常是行不通的,他們隻會因為你的怪僻而反對你,毀滅你的願望,不服從你。所以,在人生絕大部分的領域內,你說得越少,就越顯得神秘。當你學會閉上嘴巴時,實際上更有機會擁有權力。請記住:話一旦出了口,就無法收回。控製你的言語,要特別小心譏諷之言,你從刺人的話中得到的短暫滿足感遠遠不及你付出的代價。

許多擅長心理戰的高手才經常會利用“沉默”這張牌來打擊對手,也往往利用它來達到目的。台灣有一個經營印刷業的老板,在經營了多年之後萌發了退休的念頭。他原來從美國購進了一批印刷機器,經過幾年使用後,扣除磨損費應該還有250萬美元的價值。他在心中打定主意,在出售這批機器的時候,一定不能以低於250萬的價格出讓。有一個買主在談判的時候,針對這台機器的各種問題滔滔不絕地講了很多缺點和不足,這讓印刷業的老板十分惱火。但是他在自己剛要發作的時候,突然想起自己250萬元的底價,於是又冷靜了下來,一言不發,看著那個人繼續滔滔不絕。結果到了最後,那人再沒有說話的氣力,突然蹦出一句:“嘿,老兄,我看你這個機器我最多能夠給你350萬元,再多的話我們可真是不要了。”於是,這個老板很幸運地比計劃多賺了整整100萬元。

沉默並不是簡單的指一味地不說話,而是一種成竹在胸、沉著冷靜的姿態,尤其在神態上更是要表現出一種優勢在握的感覺,從而逼迫對方沉不住氣,先亮底牌。如果你神態沮喪,像霜打的茄子一般,隻能是山窮水盡的表現了。這隻是表達力量的一種技巧而不是本身就是有優勢力量。沉默既是一種氣質,也是一種風度,更是一種品格。受挫時要學會沉默——在沉默中鎮定,在沉默中反省,在沉默中堅強,在沉默中撞擊新的火花;成功時更需要沉默——在沉默中冷靜,在沉默中清醒,在沉默中尋找新的起點,在沉默中確立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