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勝,東林,公社有你的信,下工以後自己去拿。”
幹涸的田野上,一群人拿著鋤頭正在揮汗如雨的耕作,一個手裏拿著筆和本子的青年走過來站在田壟上對著兩個年輕人說道。
“謝了陳會計。”
年齡稍大些的年輕人回頭對陳會計感謝道。
“不用謝,快幹活吧,今年這天氣,唉,要是再不下雨,也不知道今年會怎樣。”
那陳會計看著已經結成塊的土地,歎口氣說道。
說完話,拿起手裏的筆在本子上勾了兩下,就走向旁邊,和正在田地裏耕作的人說笑了兩句,然後依舊在本子上一陣勾畫。
一塊地一塊地的走過,如此反複,漸漸的,陳會計就走遠了。
“哥,你說是不是舅舅那邊的信?”
年齡小些的青年這時候壓低聲音對身旁的哥哥問道。
“現在還記得咱們的,怕也隻有舅舅那邊了,希望一切都好。”
哥哥對兄弟說道。
“哥,你看這天氣,還有這地,要是莊稼能長好才有鬼,咱們繼續這樣忙碌,一年到頭怕還是飯都吃不飽.....”
“東林。”
就在小年輕還在嘀嘀咕咕的時候,哥哥不由得輕喝道:“在外麵別亂說話。”
聽到哥哥的警告,李東林隻好閉嘴,然後後怕的前後左右看看,見到沒人注意到他們這才放下心來,繼續揮舞手裏的鋤頭鬆土。
忙碌到太陽下山,今天的活兒算是完成,李東勝和李東林扛著鋤頭往家走。
“東林,你去公社那邊把信拿回來。”
“好的,哥。”
李東林答應一聲,把鋤頭交到哥哥李東勝手裏,拐頭往公社辦公室那邊跑去。
李東勝隻是看了兄弟背影一眼,就繼續往回走。
他們的家是一個木頭和茅草搭建起來的,簡陋的房子,搭了兩間,還有一小塊還算平整的院子。
在李東勝接近院子的時候,房門打開,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女孩從屋裏跑出來對他揮舞著手,嘴裏大聲喊著“哥哥,哥哥”。
等李東勝走近了,小女孩才蹦蹦跳跳來到他麵前,前後左右到處看。
“看什麼?”
李東勝好奇的問道。
“我看你把二哥藏哪裏了。”
小妹笑嘻嘻問道。
“東林去公社那邊了,說有給咱們的信。”
李東勝笑道,不過笑容很是勉強。
“是舅舅來的信嗎?”
小女孩拍手笑道。
“嗬嗬,可能是吧。”
李東勝沒來由心裏一疼,舅舅來的信,親人的信。
李東勝今年已經二十一歲了,家裏因為曾經是四九城的一個紡織商人,有兩家紡織廠,也算是一戶殷實之家。
好吧,這年頭的資本家,自然是需要勞動改造和接受批鬥的。
然後,現在家裏就隻剩下他這個兄長,帶著十六歲的弟弟李東林,還有十二歲的妹妹李曉萍生活在這個遠離四九城的鄉下,接受著改造。
“飯做好了嗎?”
李東勝把鋤頭放在牆邊,就走到邊上由幾根樹枝搭起的架子旁,架子上有個破爛的水盆。
下地勞動的手,沾滿了泥土,李東勝就在這裏把雙手洗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