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飲食(1 / 3)

(一)洗切食品

1.清洗蔬菜的一般方法

由於農民在種菜時常常使用農藥和化肥,為了除去殘留在蔬菜表皮上的農藥,可使用淡鹽水(1%~3%)洗滌蔬菜,這種方法效果良好。此外,秋天的蔬菜容易生蟲,蟲子喜歡躲在菜根或菜葉的褶紋裏。用淡鹽水將菜泡一泡,可除去蟲子。在冰箱中貯存時間較長的菜容易發蔫,可在清水中滴三五滴食醋,將菜泡五六分鍾後再洗淨,這樣可使蔬菜回鮮。

2.浸泡去農藥

對於白菜、菠菜等,可浸泡在清水中除去農藥。還可加入少量洗滌劑在清水中,浸泡大約30分鍾,再用清水洗淨。

3.燙洗除農藥

對於豆角、芹菜、青椒、西紅柿等,先燙5~10分鍾再下鍋,能達到清除部分農藥殘留的效果。

4.削皮去農藥

對蘿卜、胡蘿卜、土豆以及冬瓜、苦瓜、黃瓜、絲瓜等瓜果蔬菜,最好在清水漂洗前先削掉皮。特別是一些外表不平、細毛較多的蔬果,容易沾上農藥,去皮是有效除毒的方法。

5.衝洗去農藥

對韭菜花、黃花菜等花類蔬菜可一邊排水一邊衝洗,然後在鹽水中浸泡一下。

6.用淘米水去除蔬菜農藥

呈堿性的淘米水,對解有機磷農藥的毒有顯著作用,可將蔬菜在淘米水中浸泡10~20分鍾,再用清水將其衝洗幹淨,就可以有效地除去殘留在蔬菜上的有機磷農藥;也可將2匙小蘇打水加入盆水中,再把蔬菜放入水中浸泡5~10分鍾,再用清水將其衝洗幹淨即可。

7.加熱烹飪去蔬菜農藥

要去除蔬菜表麵的殘留農藥,應在食用前經過烹煮等方法去除農藥殘留,方可讓大家吃得放心。經過加熱烹煮後大多數農藥都會分解,所以,烹煮蔬菜可以消除蔬菜中的農藥殘留。加熱也可使農藥隨水蒸氣蒸發而消失,因此煮菜湯或炒菜時不要加蓋。

8.用清水衝洗蔬菜

清洗蔬果最好用流動的清水衝洗,借用水的稀釋及清洗能力,可以去除掉大部分殘留在蔬果表麵上的農藥。使用鹽水、清潔劑或在清水中長時間浸泡,對清除農藥殘留的效果均不如這個方法。

如果是小黃瓜、楊桃、西紅柿、青椒、苦瓜等有皮的瓜果類蔬果,則可用軟毛刷配合清水衝洗。另外,大白菜、高麗菜等包葉菜類蔬菜,可丟棄外圍的葉片,逐片衝洗內部菜葉。青江菜、小白菜、菠菜等小片菜類蔬菜的葉柄基部,水果、青椒的向上凹陷處,均易殘留農藥,需部分切除或仔細衝洗。

9.淡鹽水使蔬菜複鮮

買回的蔬菜若儲存時間較長,容易流失水分而發蔫,用1%的食醋水或2%的鹽水浸泡過後,便能使蔬菜水靈起來。

10.加鹽去菜蟲

洗菜時,取適量食鹽撒在清水中,反複揉洗後,即可清除蔬菜裏的蟲子。也可用2%的淡鹽水將蔬菜浸泡5分鍾,效果相同。

11.用清潔球去鮮藕皮

用刀削鮮藕皮常常會削得薄厚不勻,且削過的藕還易發黑。用金屬絲清潔球擦鮮藕,能夠擦得又快又薄,連小凹處都可以擦到,去完皮的藕還可以保持原來形狀,既白又圓。但擦前應先用水將藕衝濕。

12.用清潔球刷土豆皮

用金屬絲清潔球去刷土豆皮,省時又省力。此法刷當年產的土豆效果最好。

13.開水衝燙去土豆皮

可先用開水將洗淨的土豆燙上3~5分鍾(以水沒過土豆為宜),拿小刀或指甲蓋輕刮,土豆皮即可剝落;甚至有時用手捋一下,土豆即變得光潔幹淨。

14.土豆去皮放醋

土豆去皮的過程比較麻煩,可以先用熱水將土豆浸泡一下,然後放入冷水中,這樣很容易去皮。因為土豆皮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營養物質,所以土豆去皮越薄越好,不宜太厚。土豆去皮後,要存放於滴有幾滴醋的冷水中,這樣可使土豆潔白。

15.剝芋頭皮的小技巧

芋頭皮刮破後,會流出乳白的汁液,這種汁有強刺激性,手沾上會很癢。刮芋頭前,將芋頭放熱水中燙一燙,或在火上烘烘手,這樣即使不小心手沾上汁液也不癢。

16.切黃瓜技巧

(1)將黃瓜整條洗淨後,將上下兩麵都斜切成薄片(不要切斷)。這種蛇形切法,不但口感好,還容易入味,適合涼拌食用。

(2)在砧板上撒些鹽,放上黃瓜輕壓滾動,再用棒輕輕拍打,最後將其撕開,這樣加工的黃瓜,鹹淡適宜,清脆可口。

17.西紅柿去皮的技巧

這種方法可以戲稱為:先洗“熱水浴”,再衝“涼水澡”。西紅柿的營養豐富,既可生吃也能熟食,但是去皮難。若先用開水淋澆,再用冷水淋澆,則能輕易去皮。

18.切西紅柿的技巧

切西紅柿容易使種子與果肉分離,流失果漿。因此切時要看清表麵的“紋路”,將西紅柿蒂放正,順著紋路切,便不會流失果漿了。

19.水中切洋蔥不流淚

洋蔥內含有丙硫醛氧化硫,這種物質能在人眼內生成低濃度的亞硫酸,對人眼造成刺激而催人淚下。由於丙硫醛氧化硫易溶於水,切洋蔥時,放一盆水在身邊,丙硫醛氧化硫剛揮發出來便溶解在水中,這樣可相對減少進入眼內的丙硫醛氧化硫,減輕對眼睛的刺激。若將洋蔥放入水中切,則不會刺激眼睛。

另外,洋蔥冷凍後再切,丙硫醛氧化硫的揮發性降低,也可減少對眼睛的刺激。

20.切茄子防氧化

在加工茄子的過程中要注意防止氧化。切開後的茄子,應立即浸入水中,否則茄子會被氧化而成褐色。

21.辣椒去蒂再清洗

人們在洗辣椒時,習慣將其剖成兩半,或者直接清洗,這種方法是不對的,因為青椒的生長姿勢和形狀使農藥容易積累在凹陷的果蒂上。

22.剝豌豆莢

剝豌豆莢時,把豌豆取出,用手將豆莢的上端一折,然後順勢一推一拉,即可去掉一層硬膜,留下兩片豆莢,又薄又嫩,洗淨後用來與肉絲烹炒,味道非常可口。

23.洗豆腐的技巧

將豆腐放在水龍頭下開小水衝洗,然後泡在水中約半小時,可以除去澀味。泡在淡鹽水中的豆腐不易變質。

24.洗生薑

生薑去皮會使其調味效果減半,因此洗生薑最好不去皮。生薑可研磨或剁碎後食用,也可榨成薑汁,最好是連皮一起食用。

25.溫水泡蒜易去皮

“夏天常吃蒜,身體倍兒棒”,但剝蒜皮很費事。把大蒜掰成小瓣,在溫水中泡一段時間,待蒜皮軟了,就易剝去了。

26.鹽水洗木耳

泡木耳時用鹽水,浸泡約一個小時,然後再抓洗。接著用冷水洗幾遍,就可去除沙子。

27.用澱粉清洗木耳

用溫水把木耳泡開後,即使將其挨個洗一遍,也不一定能洗淨。可加兩勺細澱粉在溫水中,再將細澱粉、木耳、溫開水和勻,這樣可使木耳上的細小髒物吸附或混存於澱粉中。撈出木耳用清水衝洗,便能洗淨了。

28.米湯泡木耳

要使木耳鬆軟肥大,可用燒開的米湯來泡發木耳。

29.用涼水泡木耳好

發木耳時最好用涼水,由於幹製的木耳細胞塌癟,因而變得幹硬。要恢複其原有的鮮嫩,需泡發較長時間。若熱水急發,因時間短,吸水不足,而且水溫高會造成細胞破裂,影響水分的吸收,導致發製的木耳變爛。若改用冷水泡發,雖然時間長些,但不會有上述毛病,且口感亦佳,出品率提高(500克幹木耳能發製2250克水發木耳)。

30.用糖洗蘑菇

加25克糖於1000克溫水中,將蘑菇洗淨切好放入,浸泡約12小時,加糖泡蘑菇,可使蘑菇吸水快,保持清香,且因糖液浸入了蘑菇,味道更加鮮美。

31.用鹽洗蘑菇

蘑菇表麵的黏液會使粘上的泥沙難以清洗。在水裏放點鹽,把蘑菇放入泡一會兒再清洗。粘沙的蘑菇在清洗時,要朝一個方向攪,這樣泥沙容易掉下。

32.用澱粉洗香菇

烹製木耳、香菇等菜肴時,常用溫水浸泡。若在其漲發後加進少量濕澱粉清洗,然後再拿清水衝洗,既可去沙,且色澤豔麗。

33.用淘米水泡發幹菜

淘米水發幹菜有很好的效果。用淘米水發幹菜、海帶等幹貨,很容易發漲,而且較容易烹製爛。

34.泡發猴頭菇

猴頭菇的泡發要根據季節決定。春、夏、秋的猴頭菇要用溫水泡,冬季的則用熱水或開水泡,須浸透泡軟。然後用手將菇內雜物、水分、氣味擠出,再用清水將菇洗淨,擠出菇內的水分。

35.用溫水泡黃花菜

黃花菜又名金針菜,不僅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而且味道鮮美。但若泡發的方法不正確,則會導致口感變差,質地不好。正確的泡發方法是,將黃花菜浸入溫水中,直至泡軟。如果用冷水泡發,則不易激發香味;若用開水泡發,則黃花菜會發艮。故以溫水泡發為佳。

36.用沸水泡百合

用沸水將幹百合泡30分鍾,然後將其洗淨,再放入清水泡1小時左右,就可以烹製了。

37.發筍幹小技巧

漲發筍幹的時間較長,程序較為複雜。漲發的具體方法是:將筍幹放入加滿水的鍋中,煮大約20分鍾後,用小火燜數分鍾,然後取出,洗淨,棄除老根,再泡於清水或者石灰水中備用,吃不完剩下的漲發筍幹,可每隔2~3天換次水。冬筍還可製成玉蘭片。先用開水泡約10小時,後用文火煮十多分鍾,再用淘米水浸泡,須換水數次,浸泡約10小時,直至橫切開無白茬。淘米水泡發的玉蘭片色澤鮮白,質感非常好。

38.用洗滌劑洗蔬果

在農藥的生產過程中,需加入一些油性載體,便於噴灑和使用時能更有效地黏附在農作物表麵,以提高滅蟲的效率。這些殘餘的有毒附著物和其他病菌,光用清水無法洗淨。餐具洗滌劑中含有多種乳化劑和活性物,能溶解各種有害物質和汙漬,在漂洗時隨水衝走。清洗的正確方法是:滴幾滴餐具洗滌劑在清水中,攪拌一下,洗去蔬菜瓜果表麵的泥土髒物後,放在裏麵浸泡約10分鍾,再撈出,就可以食用了。

39.水煮法洗水果

一些外殼、外皮耐溫堅硬的水果,可在開水中煮約1分鍾,即可除去其表麵90%以上的農藥。將不易洗淨的瓜果先用刷子刷洗,再用沸水煮,效果也不錯。

40.用鹽水清洗瓜果

為了去除瓜果表皮的寄生蟲卵、某些病菌或殘存的農藥,在瓜果食用前,可先將瓜果放入鹽水中浸泡20~30分鍾。

41.清洗桃子的技巧

往裝有桃子的塑料袋裏倒入十幾滴的洗滌靈,再灌入清水(以沒過桃子為度)。在洗菜盆裏放小半盆水(可使搖動省力),一手拎著放入盆裏的塑料袋或是兩手抓住袋口,不斷地搖動塑料袋,使桃子自己在袋內轉動,即可借助摩擦力去掉桃毛。這樣順時針、逆時針地搖動兩三分鍾左右之後,一手輕輕攥住袋口,另一隻手托著袋底將水倒出,然後注入水進行清洗,直至洗淨為止。每袋以2000克為宜,此法關鍵在於搖動時要迫使桃子自己轉動。

42.用鹽去桃毛

用水將桃子淋濕,將一撮細鹽抹在桃子表麵,輕搓幾下,要將整個桃子搓遍;然後把沾了鹽的桃子放入水中浸泡片刻,浸泡時可隨時翻動;再用清水衝洗,即可全部除去桃毛。

43.用清潔球洗桃

可用清潔球洗桃子,能夠洗得光滑幹淨,效果很不錯。

44.剝橙子皮

剝橙子皮時往往需拿刀切成4瓣,可這樣會讓橙子的汁損失掉。可將橙子放在桌上,用手掌揉,或是用兩個手掌一起揉,1分鍾左右之後,皮就好剝了。

45.洗草莓

用清水洗淨草莓,再放入鹽水中浸泡5分鍾,然後用清水衝去鹹味就可食用。此法既可殺菌,也可保鮮。

46.開水果罐頭

水果罐頭難以擰開時,可點著打火機,將瓶對準火苗繞圈烤約1分鍾,就可以輕鬆地打開罐頭了。

47.洗芝麻

把芝麻放到小布袋裏,將袋口對著水龍頭,用手在外麵反複搓洗,直到從袋裏流出的水清為止。然後將水瀝幹,冬季放到暖氣上,其他三季曬幹。這樣就可隨用隨取,避免了淘洗時的浪費。

48.糖水泡後易剝栗子皮

毛栗的澀皮較難去除。所以在煮毛栗之前,先將毛栗置於糖水中浸泡一夜,可將澀皮去除幹淨。

49.菜刀剝板栗

用菜刀在每個板栗上切一小口,加入沸水中浸泡,1分鍾左右便可從板栗的切口處入手,迅速將板栗肉剝出。這是利用板栗果仁和皮的溫度膨脹係數相異的原理,如雞蛋煮熟後,馬上放入冷水中,就非常容易剝殼,也是這個原理。

50.太陽曬使栗子皮易剝

將要吃的生栗子置於陽光下曬1天後,栗子殼會開裂。這樣,不管生吃或是煮熟吃,剝去外殼及裏麵的薄皮都很容易。將要儲存的栗子最好不要曬,因為曬裂的栗子無法長期保存。

51.剝核桃殼

核桃仁在凹凸不平的桃殼裏,通過砸開桃殼很難取出完整的桃仁。可以先大火蒸核桃約8分鍾,取出後立即放入水中浸泡,兩三分鍾後,撈出破殼,這樣就可取出完整的桃仁。或將核桃放在糖水裏浸泡一晚,也便於去殼。

52.剝蓮子衣的妙招

蓮子衣是非常好的補品,但要剝下蓮子衣是件很麻煩的事。在鍋中盛上溶有食用堿的沸水,放入幹蓮子(1000克水,25克食用堿,250克幹蓮子),蓋上鍋蓋,燜數分鍾,然後用刷子反複推擦鍋中的蓮子,要恒速進行(動作要快,若時間太長,蓮子發漲,皮就較難脫掉)。剝完後用涼水衝洗,直至洗淨,蓮子心可用牙簽或細針捅掉。

53.剝榛子皮

榛子好吃且有營養,不過剝皮很費勁,若將其放入水裏浸泡七八分鍾,一咬即開。吃鬆子也同樣可用此法。

54.剝蠶豆皮

在搪瓷或陶瓷器皿內倒上開水,加入一定量的堿,放入蠶豆後燜上幾分鍾,蠶豆皮即易剝下。但其豆瓣必須去除堿味,需用水衝洗。

55.除去大米中的砂粒

可用淘金原理來淘米。方法為:取大小兩隻盆,大盆中加進半盆多的清水,把米放進小盆,然後連盆浸到大盆的水中;再來回地搖動小盆,不時將懸浮狀態的米及水倒入大盆內,無需倒淨,也不必提起小盆;這樣反複多次後,小盆的底部就隻剩少量的米和砂粒了;若掌握得好,即可全部淘出大米,小盆底則隻剩下砂粒。

56.切蛋糕的技巧

在切生日蛋糕和奶油蛋糕時要使用鈍刀,切之前把刀在溫水中浸一下,這樣蛋糕就不沾刀了。用黃油擦擦刀口也可達到此效果。

57.切大麵包的技巧

先將刀燒熱再切大麵包。這樣麵包不會被壓得粘在一起,也不掉碎渣,麵包不論薄厚都能切出好形狀。

58.切黏性食品的技巧

切黏性食品時容易粘刀,而且切得不好看。若將刀先切幾片蘿卜,再切黏性食品,就不會粘刀了。

59.洗魚應先掏內髒

先剖魚肚,後刮魚鱗。通常人們先刮魚鱗,這樣容易壓破魚的苦膽,而汙染魚肉,吃起來會很苦。所以應該先剖魚肚,把肚內的東西都掏出來。洗魚要整條清洗,不要切開了洗,否則會喪失很多養分。

60.鹽水洗魚

用涼濃鹽水洗有汙泥味的魚,可除汙泥味。在鹽水中洗新鮮魚,不僅可以去泥腥,且味道更鮮美。至於不新鮮的魚,先用鹽將魚的裏外擦一遍,一小時後再用鍋煎,魚味就可和新鮮的一樣。而且,用鹽擦魚還可去黏液(因為魚身上若有黏液,黏液易沾染上汙物)。在洗魚時,可先用細鹽把魚身擦一遍,再用清水衝洗一下,會洗得非常幹淨。

61.洗魚去黏液法

在養有鮮魚的盆中,滴入1~2滴生植物油,就能除去魚身上的黏液。

62.洗魚塊的技巧

在竹籮內把魚塊排好,倒水反複衝洗,再用幹淨的布或紙巾把水擦幹。

63.洗宰殺的活魚

現在大多是賣魚人負責宰殺活魚,但是他們不一定會收拾得很幹淨,所以拿回來後要徹底地清洗,以免成菜有很大的腥味。

(1)魚鱗:必須要徹底地摳除所有鱗片,以免成菜後的魚頭中夾沙,會變得非常難吃。

(2)額鱗:即魚下巴到腹部連接處的鱗。這部分鱗因為要保護魚的心髒,所以很牢固地緊貼著皮肉,鱗片碎小,不容易被發現,卻是成菜後魚腥味的主要來源。尤其是在加工海洋魚類時,必須削除額鱗。

(3)腹內黑衣:在鰱魚、鯉魚等魚類的腹腔內有一層黑衣,既帶來腥味,又影響美觀,在洗滌時必須要刮洗幹淨。

(4)腹內血筋:有些魚的腹內深處、脊椎骨下方隱藏著一條血筋。加工時一定要將其挑破,並衝洗幹淨。

(5)魚鰭:保留魚鰭的目的是成菜後美觀,若魚鰭鬆散零亂的話就會適得其反,應適度修剪或全部去除。

(6)肉中筋:在鯉魚等魚類的魚身兩側各有一根長而細的白筋,在加工時應剔除。宰殺去鱗後,將魚身從頭到尾抹平,可在魚身側麵看到一條深色的線,白筋就位於這條線的下麵。在魚身的最前麵靠近鰓蓋處割上一刀,就可看見白色的白筋,一邊捏住白筋往外輕拉,一邊用刀背輕打魚身,這樣抽出兩麵的白筋,再烹調。

64.洗河魚

食用河魚時會覺得有一股泥腥味,把魚浸泡於有食鹽、蔥、薑的水中,可去腥味。

65.洗海魚

海魚需多洗,特別是魚鰓和肚要洗幹淨,才會沒有腥味。

66.洗鱔魚和甲魚

鱔魚和甲魚要先刮鱗破肚,在除去鰓腸後不應多洗,因為血留著味道更鮮美。

67.熱水洗帶魚

用約80℃的熱水將帶魚燙10分鍾,然後在冷水中刷洗,就能去掉鱗。若帶魚較髒,可用淘米水洗。

68.清水衝洗帶魚

用熱鹽水將帶魚浸泡一下,然後用清水衝洗,不僅極易洗淨,且魚體變白,非常清爽。

69.洗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