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足下也要去探訪鄭度?”王累疑惑的問道。
“正是!”劉昭點頭應道。
就這樣,王累與劉昭等人便一同騎馬向前奔去。
漸漸的,已然能看到前方的草廬了。
劉昭等人翻身下馬,向前走去。
王累上前叩門,卻見一童子開門曰:“竟是王先生!然家師正在午睡,待我去叫醒他。”
而王累卻揮揮手道:“莫急,我等在此等著便是。”
劉昭無奈,也隻好進入院中,侍立階下。
一個時辰後,就在劉昭感到腿腳疲憊之際,忽聽那童子說道:“諸位,先生醒了!”
王累整理了一下衣冠,邁步先行。而劉昭卻止步不前,見王累已進入屋中,他便轉身對鄧芝、張嶷二人私語。
隻見二人聞言後,麵色大驚。
劉昭卻沉聲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而後,劉昭便也轉身進入屋中。
此時,院中隻剩下護衛王累的兩個甲士,以及鄧芝、張嶷二人。剩下的騎兵皆在距草廬五十米外停留。
“王兄,實在是抱歉,讓你久等了!”隻見那鄭度身長七尺有餘,頭戴綸巾,麵如冠玉,拱手說道。
而王累卻開懷大笑,自然坐下說道:“子衡何須如此!我已向州牧大人舉薦你為州從事,不知你意下如何?”
正當鄭度欲開口答謝之際,劉昭卻走了進來,開口吟誦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君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孔子雲:何陋之有?”
在外等候之時,劉昭心中便有了幾分猜測。
當初,黃權勸說劉璋不要迎劉備入川,劉璋大怒,但也隻是將他貶官。而在劉備與劉璋反目之後,按理來說,劉璋對鄭度所獻的堅壁清野之計即使不采納,也不該將鄭度直接罷黜。
而黃權之所以和鄭度有不同的結果,應當是黃權畢竟出身蜀地大族,劉璋不想得罪過甚。而鄭度之計令劉璋反感,又因他出身貧寒,沒啥勢力,罷黜他不會有什麼影響。
可能也正因出身不好,且恰逢母親病逝,鄭度才遲遲未出山。而並非他沒有進取功名之心。
而他之所以後來沒有歸降劉備,可能是因為愚忠,或許也是因為劉備那時已有諸葛亮、法正在旁,怕自己不受重用。
而劉禹錫的這篇詩文,卻正好能迎合既有進取之心,卻又安貧樂道的隱士之心。而且劉昭已名滿益州,甚至享譽天下,若此詩能夠傳揚,也能提升鄭度的聲譽。
果然,聽到劉昭吟誦的詩文之後,鄭度不由自主的站起問道:“公子乃何人!”
“在下乃巴西郡劉昭!”劉昭拱手說道。
鄭度雖隱居草廬,但也時常關注天下大勢,益州風雲,自然也聽過劉昭的名字和作品。
“足下真是出口成章,文采斐然啊!請坐!”鄭度衷心讚歎道。
王累也暗自點頭,稱讚道:“足下果然名不虛傳!”
待劉昭坐下,王累便繼續問道:“子衡之才,我甚知之,若能為州牧效力,真乃益州軍民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