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寒士銘,造星(1 / 1)

“此賦瑰麗新奇,富有生活情趣,最後一句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啊!”郡守龐羲拍手叫好。

其餘的賓客也是紛紛表態,稱讚劉昭文思敏捷。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詩,再加上詩仙李太白的詞賦,在這個時代就是降維打擊!

劉昭的七步成詩,七步成賦,將這詩會的氛圍推向了高潮。眾人開懷暢飲,觥籌交錯,熱鬧極了。

而時不時爆發的歡笑,落在那“暈倒”在地的華服男子耳朵裏,卻如同嘲笑。他不由自主的握緊了拳頭,暗自咒罵劉昭。

這時,劉昭卻放下了酒杯,掩麵而泣。嗯,很好,本場詩會的又一位影帝,誕生了!

見此,周圍的賓客不解的問道:“先生,何故如此?”

這時,眾人已開始稱呼劉昭為先生了,盡管劉昭的年齡比起他們要小的多。

劉昭用衣袖擦了擦眼淚,說道:“吾在前來赴會的路上,看見竟有人衣不遮體,當街乞討。此時,我等卻有美酒佳肴相伴,一念及此,就不由悲從中來,恨不能安定亂世,讓百姓安居樂業。”

“吾願將今日詩會所得之金,換成糧食,分發給街上的流民。”

聞言,眾人也陸續放下了酒杯,不由感到羞愧。

亂世已多年,眾人早已對平民百姓的慘象司空見慣,逐漸忘記了讀書人的使命與擔當。

劉昭繼續說道:“吾自幼家境貧寒,每逢天寒地凍之時,手指都不能自由屈伸,硯台也已結冰,每假借於藏書之家,仍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吾曾在石壁上寫下詩文,名為《寒士銘》,以言吾之誌向。”

“士者,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嗚呼!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一篇融合了張載、範仲淹、杜甫三位大儒智慧的詩賦,就這樣,新鮮出爐了!真可謂夢幻聯動了!

而這篇由劉昭慨然吟誦而出的詩賦,落在眾人耳中,卻無異於平地起驚雷!

一位須發花白的老者,突然涕淚橫流的趴在地上,哽咽著說道:“先生之詩賦,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氣勢之恢宏,立意之深遠,無人可及!”

一位中年男子,紅著眼眶說道:“先生重新定義了我等讀書人的使命,仁德無雙,真是聖人啊!”

至此,劉昭的目的已經徹底達成。

如果想僅僅憑一詩一賦就走紅,聞名於天下,顯然是不可能的。正所謂“德才兼備”,除了有作品,還需要有德行。像孔融讓梨,就屬於此類。

而今天,劉昭以一詩一賦描寫雪景,展現其才。又附加七步成詩、賭金這樣的情節,肯定會帶來更大流量,不管是在讀書人還是普通百姓當中,都必將津津樂道。

緊接著,劉昭宣布自己將會把所得之金換成糧食分發給流民。這一步就是在彰顯德行了。

最後,劉昭“集大成之作”的詩文《寒士銘》,想必更能令天下讀書人熱血沸騰,畢竟那可是千古不朽的名篇啊!尤其是貧寒的讀書人或寒門,更會不遺餘力的宣揚劉昭的仁德。

“研讀儒家經典我不如你們,但造星,這一套流量打法我還是玩的轉,哈哈!”劉昭心中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