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後記(1 / 1)

2013年暮春,全書完稿,收筆於丹麥哥本哈根,其中有部分內容,依據我曆年發表過的舊圖文改編修訂而成。

數年前,在我開始創作這本書的時候,中國國內還並不十分流行這類旅遊題材的圖書,所以,關於海外各國的遊記,大多是以官方出版的旅行攻略和指南手冊為主,偶爾也會有外交官和留學生、華人學者,參與撰寫駐外見聞錄和私人遊記。

在主要依靠紙書來傳播信息的時代,除了曆代名人留下的遊記文學,還有很多著名的現代旅行指南出版物,如《孤獨星球》等,它們曾經是非常新穎的攻略讀物,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和快速傳播,關於旅行的資訊不斷得到更快、更全麵的更新,同時,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更是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便利。經濟和科技的高速發展,使得地理位置的距離,不再是出門遠行的鴻溝,來自不同地區的人們,更加渴望前往地球的其他角落,一探究竟。

近十年來,我以IT人和傳媒人的雙重身份,見證著東西方世界的日新月異。因此,我並不打算寫一本單純的旅行攻略,而是以非虛構的、親曆式攝影圖文,加上散文旅行筆記的原創形式,如同紀錄片的長鏡頭一樣,來為讀者一一講述、展示我所目睹到的歐洲。

在這本書的漫長創作和出版過程中,有許多曾經與此書有緣的出版社和編輯朋友們,彼此在交流溝通時,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同時,也向一直協助我的父母、國內責編和出版社相關工作人員、為此書撰寫推薦的歐洲官方機構的諸位友人們以及媒體、作者朋友,致以誠摯謝意。

康有為在他的海外羈旅中,曾寫下一句無聲感歎:豈意長漂泊,離鄉已十秋。

我之所以撰寫此書,既是為了紀念在歐洲多年的“北漂”歲月,也是為了讓有緣的海內外讀者,一同來分享浮生感悟。如果通過我的鏡頭和紙筆,能讓讀者們對歐洲、對中國,都有翔實立體的感知和思考,那麼這本書的創作目的,也就算是基本完成。

人間千秋歲,披星戴月歸。當我敲下本書最後一篇文字,標注好最後一張照片時,燈前窗外,這位於極北苦寒之地的冰雪北歐,已是春暉普照人間,無數錦繡繁花,立於枝頭草叢,次第綻開,傳報欣喜。

北地踏雪,南山尋柳。春江潮湧,桃花千樹。作為中國人幾千年來最喜愛的傳統報春花,桃花幾乎是最早可以看到的春天象征,而在北歐的春天裏,很少有它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慶祝之花,將是一堆堆熊熊不熄的熾熱篝火。

春日萬物生,大千世界,平安喜樂。

2013年,於北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