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懷念鹹鴨蛋(1 / 2)

湘村紀事

第一百零一章懷念鹹鴨蛋

懷念鹹鴨蛋

——帶尾的老周

怎麼能忘卻?在那個迷茫的年代,

鹹鴨蛋沒有苦澀,

滿麵塵灰的我憨笑著,

為了能吃飽飯

還是完成學業?

同情還是愛情讓我糾結!

怎麼能忘卻?

那段艱辛的歲月,

夢想和現實相差太遙遠,

自卑偏激的我混蛋了,

為了什麼未來

還是假裝堅決?

失去還有懷念讓我明白!

人生若戲,如書,

有悲苦也有喜悅,

真心去導演,

誠意去篆刻,

而不是那位隻知道鼓掌

一味地讚賞的看客。

懷念鹹鴨蛋,

那是心中的銘記。

可感激之情,

永遠也無法穿越!

由於下班晚,來不及做菜,我就在超市買了幾個鹹鴨蛋。還行,被我挑選出的那幾個鹹鴨蛋都是青色蛋殼,蛋黃流油,隻是蛋白很鹹,細細品味還有點苦澀!是啊,永遠也吃不到以前的那種鹹鴨蛋了!

如果有人問我大學生活是什麼滋味,我會不假思索回答:“鹹鴨蛋味!”為什麼會有這般怪異的回答呢?這個故事還得從頭說起。

我出生在湘南一個明媚的小山村。據說家裏世代修地球——務農,有人問:務農有何不好?俗話說:麵朝黃土背朝天,鋤頭耙子知辛艱!不信就上山下鄉自己去體驗吧!

父親也曾經讀過一點書,算是個泥腿子秀才。自以為是的父親也從骨子裏看不起種地的農民,盡管他自己也是個地道的農民,所以我家很窮。這是什麼邏輯?有點說不過去!父親除了愛喝酒抽煙外還有一個值得稱讚的嗜好——愛收藏各種名書古籍。因此我家最與眾不同的是家裏有很多藏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夢溪筆談》、《聊齋》……連《易經》、《本草綱目》和《毛澤東選集》都有,用汗牛充棟來形容也不過分。我小時候也愛看這些書,可母親不讓。她說這些都是雜書,看多了浪費時間影響學習,要看書就得看學校發的課本。學校發的課本我半天就從頭到尾翻看個遍了!我隻好每次偷出一本父親的藏書來躲在後山的油茶樹林裏看。也許是因為書讀得多吧,高中畢業我就考上了北京一所有點名氣的大學。

農村孩子到城裏上學,生活很艱苦。讀書本就是一件苦差,經濟條件差那就會苦上加苦進而苦不堪言。記得那年在農村一斤大米隻能賣七毛錢,可在學校食堂吃頓飯,還不是最好的,要五塊六!這樣算來,我一頓要吃八斤大米了,跟能吃的薛仁貴有得一比。沒錢吃飯我就外出打工掙點小錢,比如晚上後半夜到餐廳幫人家洗盤子刷碗或與商場保安人員打遊擊幫人家發些小廣告傳單。外出打零工掙錢常占用正常的讀書時間,因而學習成績上比其他的學生自然要差些。後來學校倡導勤工儉學,家境不好的學生可以申請在學校找點事做,比如承包打掃一間教室,替傳達室發放信件報紙,報酬自然很少,一個月或許就是一百元,但這樣就不用外出也節省不少時間用來讀書。當然打掃教室也不是什麼體麵的活,碰上同學熟人還很難為情的,要等學生上完晚自習散去後教室沒人了才可進行。這些名牌大學的學生都好學,都要自習到十一二點,遇到考試還有熬通宵的。我打掃完教室後,滿麵灰塵渾身大汗,回到“五二樓”這時已經是淩晨一兩點鍾了,澡堂已經關門,隻能用冰冷的自來水清洗。北京的冬天用冷水洗澡那絕對是個不小的勇氣和意誌挑戰,好才那時年輕身體特棒沒生什麼大病,連個噴嚏都沒打過。就算是菩薩保佑吧!我清楚記得那時我負責打掃第十八教室,那是個能坐八十到一百二十人的中等大小的教室,位於病生理教學樓一層,我自詡為“十八教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