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袋和箭囊非常重要。任何一種外套都能使弓箭免受雨淋,並且將它們背在背上,但也有很多小物件使它們更加便於攜帶。箭囊一打開,裏麵的箭就會露出三四英寸,這樣你就很容易把它們抽出來了。印第安人經常背著非常好看的鹿皮箭囊,還用翎毛管和珠子進行裝飾。

我在西部時有一天外出,看到一位奧馬哈土著勇士。他背著弓袋和箭囊,上麵蓋著很特殊的東西——一塊黑白相間的普通印花棉布。在得到他允許之後,我仔細察看這塊布,感到在印花的底下似乎有什麼東西。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他將弓、箭以及箭囊賣給了我,一共2美元。於是,我撕開印花,發現自己最初的懷疑得到了證實:因為在箭囊的印花底下,囊身是用鹿皮製造的,還用紅色的羽毛和深紅色以及青綠色的豪豬毛鑲上邊,非常漂亮。這位印第安人為我對箭囊的做工如此愛不釋手而非常詫異,就像我對他那印花棉布的裝飾十分驚奇一樣。

用於射箭的標準箭靶直徑為4英尺,靶心為9英寸,靶心之外是4個同心圓環,每個圓環為4.75英寸寬。射中靶心中9環,射中其他各個圓環分別為7環、5環、3環和1環。買來的箭靶是用麥稈做的,但一個好靶子應該做成盒狀,裏麵裝滿草皮;或者是用粗麻布套上一堆土,再在麻布表麵畫上常用的靶環。

現在,我們看看射箭知識中最重要的一點,即怎樣射箭。拿箭的方式有好幾種,但隻有一種最為合理。多數男孩都知道常用的握箭姿勢,即用其他手指和拇指夾住或握住箭尾。射玩具弓箭時,這樣的持箭方法自然沒什麼不妥,但獵手可就不能這樣握箭了,因為任何人手指的力氣都不足以大到那樣牢牢握住箭尾的程度。射手持箭的正確手法可以看出,大拇指和小拇指根本用不上。

就像打高爾夫或者從事其他類似項目一樣,許多運動都有正確的“姿勢”。你應當認真觀察射出的箭飛行軌跡的末端,從中可以悟出應當讓箭怎樣飛出去。

筆直地站在那裏,將雙腳擺成左右腳踝中心與射擊目標呈一條直線的姿勢(見第67頁圖)。用左手握住弓的中部,再將箭搭在弦上,緊靠弓的左側。抓緊弓上與箭垂直的一段,像圖裏所畫的那樣向後拉弦,直到箭層的切口正好位於你眼皮底下,而箭頭則緊挨在弓上。右肘必須和箭處在同一條直線上。放箭時將手指稍微伸直,手向外向下移動,並且自然向後移動1英寸。每次都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做這個動作,你射出的箭就會很直。在箭中靶之前,你的左手絲毫不能移動。

開始練箭之前,把箭靶放在很近的位置,不超過15~20碼;不過,對訓練有素的射手來說,恰當的射箭距離,如果靶子直徑為4英尺,距離為40碼;如果靶子直徑為3英尺,則距離為30碼。在這樣的距離上射12支箭,比較好的成績應該要達到50環。

印第安人一般在短距離上射箭,所以容易射中目標。將箭快速射出非常重要,因此,在印第安人的箭術比賽中,誰一次能在空中停留的箭支更多,誰就能獲獎。美國著名畫家卡特林認為,他們的記錄是8支。

星座

無論是不是出於根據天象指引道路的目的,每個男孩都應當了解主要星座和那些重要的星星。有位並非在科學界工作的朋友曾經對我說:“我總是為小時候掌握了主要星群的有關知識而欣喜。長大後我從來沒有忘掉這些知識,無論我身處多麼陌生的異國他鄉,都會在晚上仰望天空,看著那些古老而熟悉的星星,心想:這些星星在照耀著我的同時,也在照耀著我的家鄉、我的祖國。”每個男孩都知道北鬥七星或大熊星座,它可能是天空中最重要的星群,不僅是因為它的大小特殊、形狀特別,而且還因為它從來不在我們這個緯度移動。還有一個原因:它總是指向北極星。也正是因為這一特點,有時候我們稱它為指極星。之所以叫它北鬥,因為它的形狀像一個帶有長長彎把的鬥勺;之所以叫它大熊星,可就不那麼容易解釋了。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傳說,是居住在海上或山林中的寧芙女神卡裏斯托違背了自己立下的誓言,於是被守護神戴安娜變成了一隻熊,並且在死後被宙斯放在天上而永遠存在。另一種說法認為,最早研究天文學的迦勒底人稱這些星星為“閃星”,而他們的這一詞語恰巧和古希臘的“阿克托斯”(“熊”的意思)非常相像。另外還有一種解釋(我不知道哪種解釋更權威可信)

是:古代的船隻都以動物的名稱命名。古人在船首刻上相應動物的肖像,或許有一隻名叫“大熊”的船好幾次準備出航時,都趕上某個星座正在升起,於是這個星座就可能被水手們稱作“大熊”星座。當然,從它的形狀根本看不出和這個名字有什麼關聯。事實上,幾乎沒有幾個星座與其名稱所代表的事物相像。它們之所以那樣得名,通常是由於與相應的事物存在某種無法想象的關聯,而不是說樣子看上去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