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經濟學家,郎鹹平有很多獨特的觀點,這也使他成為一個能引起業界爭論的重要人物。無論讚同與否,他的觀點總是媒體關注的焦點。
2006年8月13日,沉寂多時的郎鹹平麵對《財經時報》記者卻談起了品牌、企業文化等話題。
1.品牌戰略是結果而不是目標
《財經時報》:好久沒有見到郎教授在媒體上出現了,聽說你正在研究品牌文化,是否真有其事?如果有的話都有哪些心得?
郎鹹平:我們國內企業經常這樣提,其實這個講法是錯的。品牌應該是結果,而不應該是目標。我們企業家要有一個新思維,那就是:能夠讓你成功的,是一個在認清楚行業的本質基礎上所擬定的、正確的戰略指導思想。用這個思想來指導你的資金、技術以及人才,你獲得成功之後,品牌自然會出來,那就是一個結果。
新興企業成功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認清楚了行業的本質,擬定出了一個無可挑戰的新型戰略思維,從而打敗一個公司。由此可見,品牌戰略是戰略思維成功之後的一個結果,那如果你稀裏糊塗地去搞品牌戰略,你有沒有想到背後的因素是這個戰略的思維,你不覺得浪費了時間而到最後沒有獲得成功?沒有一個不可以被挑戰的品牌,所以尤其是我們企業家,不要光看表麵現象。
《財經時報》:沒有品牌的企業在競爭中可否贏得先機?
郎鹹平:在一個會議上,學生曾經問了我一個問題,他說:“老師,路易·威登有152年的曆史,這種品牌是難以撼動的,它有上百年的曆史,我們這種服裝怎麼能跟它競爭呢?”這是他提的問題,聽起來很有道理,最後一句更有道理,那就是中國的紡織行業、中國的服裝行業,如果要取得不敗的地位,必須要像它們一樣進入世界品牌。聽起來有些連貫,其實都是錯的。
《財經時報》:為什麼這樣講呢?
郎鹹平:有家西班牙的公司它叫莎拉,你們聽過這個名字嗎?全國老百姓幾乎都沒有聽過,王菲就買了很多它的產品啊。這個公司超日趕美,打敗了日本公司,打敗了美國公司,甚至古奇都受到威脅,他還敢在路易·威登隔壁開店。一個沒有品牌的公司為什麼敢這麼做?
紡織行業、時裝行業的本質是什麼?就一個:速度。就是從服裝設計到生產、到物流、到銷售完成,是多少天時間。根據我的分析結果,中國是180天。其實,莎拉的業態是最落後的業態,是縫紉機式的業態,還是我們媽媽那個時代的縫紉機式業態。和我們中國的紡織業相比,它的工藝是極其落後的。這麼落後的工藝,不但超日趕美,而且趕上歐洲,人家怎麼做到的?完全是把握了紡織行業的本質問題。從設計、到生產、到物流、到完全銷售,他們是12天。就是這個辦法,把握事物的本質,精益求精,一步一個腳印,做好企業該做的事。
《財經時報》:品牌的挑戰與競爭,當前在一個什麼樣的水平呢?
郎鹹平:全世界在最近幾年沒有哪一個品牌是不可以被挑戰的,而且很多知名品牌都是幾年之內就會迅速崩塌。像你們心目中的索尼,這個曾經成就一代日本人光榮及夢想的索尼,最近怎麼樣?一樣崩塌。為誰所取代?被三星和LG所取代。這是什麼意思?這是給我們所有的企業家一個深刻警醒,那就是,原來沒有不可被挑戰的品牌啊!
2.企業成也文化,敗也文化
《財經時報》:你怎樣看待“企業文化”這個概念呢?
郎鹹平:成也文化,敗也文化。索尼是怎麼失敗的?就是企業文化的失敗。索尼在第一任董事長的領導之下,創建出了一個無可挑戰的人治文化。
在發明隨身聽的時候,這個董事長把工程師叫到辦公室來,他說把錄音機拿過來,這麼大一個錄音機太大了,手提不動。你認為哪一塊東西最占地方呢?工程師說:喇叭最占地方。好,那把喇叭拿掉了。把喇叭拿掉還是挺重的。中間這一塊最占地方的是什麼?工程師說,是錄音設備。他說,好極了,把錄音設備拿掉。既沒有喇叭,又沒有錄音設備,就剩這麼小一塊了。工程師說,這種東西既沒有錄音功能,又聽不見,是賣不出去的。這位董事長一意孤行,在所有人的反對之下,他堅持要做。
他最後告訴這位工程師:聽不見沒關係,不能錄音也沒關係。你用一根線放在機器裏麵,另外一頭放在耳朵裏麵,叫什麼?叫耳機。從此創造了什麼?隨身聽。到1998年為止,隨身聽總銷售量達到了2.5億台,由此創建了一代索尼。這是第一個案例。
第二個案例是井深大,在20世紀60年代,彩色電視機畫麵很不清楚,他當時發明一種叫特麗瓏的技術,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可是他必須得借錢,200萬美元才能做。你們現在認為200萬美元不多,那是50年前的200萬美元等於現在的兩個億,而且產品沒有利潤,因為成品率不高,所以售價是成本的一半,賣得越多越虧錢。
在所有人反對之下,這位董事長一意孤行,到了1968年,他又成功了,發明出第一台特麗瓏彩色電視機,完全解決了彩色畫質不清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