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一生理財計劃,建立家庭財富檔案實現個人財務自由(1)(1 / 3)

財務自由是怎樣一種狀態?就是當你不工作的時候,也不必為每天的生計發愁,因為你有其他投資。當工作不是你養家糊口的唯一手段時,你便自由了,因而你也獲得了快樂的基礎,也達到了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與你所擁有錢的多少無關,有關的是能夠讓你的財富各自分工,各司其職,發揮它們各自的作用。這需要一個理財的計劃。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趁著你還處在人生的黃金年齡,及早確立你的理財觀念和財物觀念,建立起你的財富檔案,你就會走向“賺錢一陣子,花錢一輩子”的財務自由之路。

理財:早規劃早受益

2004年,蔣同畢業於北京的一所知名名校,而後順利地進入了一家電信公司,負責技術方麵的工作。每個月都有不菲的收入,而且享受很好的福利待遇。在電信公司工作了五年多,蔣同擁有了一群鐵哥們,平時吃吃喝喝,再有空就一塊打牌、泡泡酒吧,或者開車出去兜風。

如今蔣同已經28歲了,女朋友、雙方父母都催著結婚,買房自然而然就成為頭等大事。蔣同翻出自己的存折看看,才不過五萬塊。從去年開始,電信公司內部因上市而進行大幅改革,員工的工資福利也都不像之前那麼多了。蔣同覺得自己基本上就是月光族了,拿什麼去買房結婚?

有朋友建議蔣同:“比起其他人,你的收入也不算少了,應該嚐試著理財,適當節製消費,再把閑錢拿出來投資,總比存活期好。”蔣同說,“要是我有三五十萬,我也弄弄投資,興許還能把房子問題解決了,就現在這點錢,投資也賺不了幾個錢,懶得折騰它了。”

很多人都像蔣同一樣,覺得自己不需要理財,理財是有錢人的事情,其實,這是對理財的誤解。不管錢多錢少,人人都需要理財;而且理財是越早越好。

越早進行理財規劃,就能越早地開始收入和支出之間的合理安排,結餘的錢財也就能越早地利用到金錢的時間價值,讓錢生錢,利用複利去創造更多的財富。

然而,在我們身邊,有許多人一輩子工作勤奮努力,辛辛苦苦地存錢,卻又不知所為何來,既不知有效運用資金,亦不敢過於消費享受,或有些人圖“以小搏大”,不看自己能力,把理財目標定得很高,在金錢遊戲中打滾,失利後不是頹然收手,放棄從頭開始的信心,就是落得後半輩子悔恨抑鬱再難振作。

要圓一個美滿的人生夢,除了要有一個好的人生目標規劃外,也要懂得如何應對各個人生不同階段的生活所需,而將財務做適當計劃及管理就更顯其必要性。因此,既然理財是一輩子的事,何不及早認清人生各階段的責任及需求,製定符合自己的生涯理財規劃呢?

許多理財專家都認為,一生理財規劃應趁早進行,以免年輕時任由“錢財放水流”,蹉跎歲月之後老來嗟歎空悲切。

一、求學成長期

這一時期以求學、完成學業為階段目標,此時即應多充實有關投資理財方麵的知識,若有零用錢的“收入”應妥為運用,此時也應逐漸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切勿“追趕時尚”,為虛榮物質所役。

二、初入社會青年期

初入社會的第一份薪水是追求經濟獨立的基礎,可開始實務理財操作,因此時年輕,較有事業衝勁,是儲備資金的好時機。從開源節流、資金有效運用上雙管齊下,切勿冒進急躁。

三、成家立業期

結婚十年當中是人生轉型調適期,此時的理財目標因條件及需求不同而各異,若是雙薪無小孩的“新婚族”,較有投資能力,可試著從事高獲利性及低風險的組合投資,或購房或買車,或自行創業爭取貸款,而一般有小孩的家庭就得兼顧子女養育支出,理財也宜采取穩健及尋求高獲利性的投資策略。

四、子女成長中年期

此階段的理財重點在於子女的教育儲備金,因家庭成員增加,生活開銷亦漸增,若有扶養父母的責任,則醫療費、保險費的負擔亦須衡量,此時因工作經驗豐富,收入相對增加,理財投資宜采取組合方式,貸款亦可在還款方式上彈性調節運用。

五、空巢中老年期

這個階段因子女多半已各自離巢成家,教育費、生活費已然減少,此時的理財目標是包括醫療、保險項目的退休基金。因麵臨退休階段,資金亦已累積一定數目,投資可朝安全性高的保守路線逐漸靠攏,有固定收益的投資尚可考慮為退休後的第二事業做準備。

六、退休老年期

此時應是財務最為寬裕的時期,但休閑、保健費的負擔仍大,享受退休生活的同時,若有“收入第二春”,則理財更應采取“守勢”,以“保本”為目的,不從事高風險的投資,以免影響健康及生活。退休期有不可規避的“善後”特性,因此財產轉移的計劃應及早擬定,評估究竟采取贈與還是遺產繼承方式符合需要。

上述六個人生階段的理財目標並非人人可實踐,但人生理財計劃也決不能流於“紙上作業”,畢竟有目標才有動力。若是毫無計劃,隻是憑一時的決定主宰理財生涯,則可能有“大起大落”的極端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