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些真正有藝術欣賞眼光、有投資眼光的人士,通過拍賣會,很容易就讓自己的資產翻番。王女士就是一個例子,在2005年在北京一次拍賣會上,她以120多萬元買下一幅畫,在今春拍賣中卻拍出了230多萬元的價格,僅僅兩年多時間,價值就翻了一番。當然,也可能有人會說,這都是大資本玩的遊戲,普通百姓玩不起。其實,藝術品收藏市場的魅力恰恰在於大本錢可以玩大手筆,小本錢也可以謀小利,把握好的話也可以小錢賺大錢。因為有一些不識貨的人,通常手裏掌握著價值連城的藝術品卻不知道,如果你是一個很懂藝術品的人,碰上這樣的機會,那你就賺大了!
不過,畢竟也是投資市場,與其他的投資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投資的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假如認為在這個領域能輕而易舉就賺大錢那就錯了。而且,由於我國藝術品市場目前正處在一個初級階段,人為炒作的行為時常可見,這就使市場走勢難以把握,投資風險也相應增加。比如,幾年前古代字畫的行情一路走高,人們瞄準的還是年代久遠、品相完好的名家字畫。但這幾年開始轉向近現代書畫,這類藝術品逐漸走熱。僅僅不到兩年時間,近現代書畫的價格就快速攀升到了頂點,隨後成交率就普遍下降,價格呈現下滑趨勢。一些書畫商收購的近現代書畫積壓在手中,叫苦不迭。與此同時,油畫市場開始升溫。這麼快速的大起大落,人們逐利的急躁心理是一方麵,莊家的炒作也在推波助瀾。所以說,在這個投資市場,你運氣好、眼光好,又有足夠的資本的話,那你賺錢的確是容易;但是,如果你的眼光一般般,信息也不夠靈通的話,那麼,賺錢就很難了。
而且,投資這個市場跟其他的投資市場相比,還有較高的人行門檻。
在這個市場裏投資,沒有一定的鑒賞能力和專業知識是不行的,因為藝術品除了有真品與贗品的風險外,還有藝術品選擇、投資時機把握、市場流通性、市場上的價格走勢等問題。在適當的時機買進,在恰當的時機出手,這樣才能獲取最大利益。不用心會導致藝術品不容易變現而被套或被市場透支利潤空間。現在,在藝術品圈內流行請行家“掌眼”,所謂“掌眼”就是請專家看貨把關、鑒別真假。要想真正地在這個市場好好地操作一番,用足勁好好補補專業知識絕對是前提。
這裏,給普通的投資者提一個小小的建議,在投資藝術品市場時,不要貪心太大,應該一步步來。不妨選擇一個感興趣的門類作為自己的投資目標,穩紮穩打,不要急於求成。如今的藝術品市場可以說贗品多於真品,魚龍混雜,要想淘到寶物,就要拚眼力。除了多看真品多作比較之外,還離不開對曆史、文物知識的了解,所以說,先打好底子再出手,企圖短期得利,撞大運是不成熟的心態。此外,要選擇富有潛力的藝術家,這樣才能以合理甚至低廉的價格購藏藝術品,提高投資增值水平。如果你有充足的專業知識,有很高的鑒賞眼光,還有靈敏的市場把握能力,那麼,就不愁這項投資賺不到錢了。
當然了,藝術品投資與股票等投資最大的一個不同點在於藝術品還能給予我們精神上的享受。最基本的,沒一件藝術品之所以能被稱為是藝術品,就是因為其本身就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能夠給人的精神帶來愉悅的享受,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此外,還有很多著名的藝術品背後,都有一些動人的故事與曆史。這些故事,讓這些藝術品更具收藏價值。
有些繪畫藝術品的背後,有著繪畫大師的心血,有他們人生的寫照,有他們浪漫的愛情故事。這些因素都被大師用畫筆巧妙地融在了作品中,這樣的作品,就會成為經典,就極具收藏價值。比如說,繪畫大師畢加索的藝術成就毋庸置疑,和他的藝術成就同樣聞名的是他豐富而浪漫的感情生活。畢加索以其情人為原型創作的名畫《多拉·馬拉與貓》在2006年5月3日於紐約進行的拍賣會上,以9500多萬美元的天價拍出,成為當時世界上第二貴的油畫作品。當我們看著這類擁有特殊故事背景的藝術品時,我們就可以在寧靜的心裏享受這些藝術品帶給我們的精神愉悅感,我們還能通過這些藝術品與大師對話。
這種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享受,是藝術品收藏逐漸受歡迎的主要原因。
而藝術品市場的漸漸興起,也正說明的一個道理,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其形式如何不要緊;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都是能夠觸動人心的。
給你的收藏品做好宣傳
這個世界上的收藏家分為三類。一類是隻管倒買倒賣,而不懂得欣賞收藏品的人;一類是隻顧收藏欣賞,卻不懂得投資的人;還有一類是在欣賞的同時,還能夠巧妙地做收藏品投資,達到精神與物質的雙贏的人。我們稱第一種人為純粹的商人,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收藏家;第二種人為文人或者純粹的藝術家,純粹活在精神的世界裏;第三種人呢,則是最聰明的人,收藏的同時,就欣賞到了,再通過收藏品投資,賺取金錢,精神物質兩不誤,我們稱這種人為有投資眼光的收藏家。
在這個世界上,曾經有一個赫赫有名的小提琴收藏家,他叫烏拉麥;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琴癡塔裏西歐。其實,烏拉麥所有的小提琴都來自琴癡塔裏西歐。但是,烏拉麥卻以擁有世界上最著名的小提琴而身價難測,成為世界聞名的收藏家;而塔裏西歐——那些小提琴的真正收藏者,卻不為人知。造成這種巨大反差局麵的,就是兩個人的收藏觀不同,前者懂得欣賞,也懂得投資,懂得宣傳;而後者隻是純粹的欣賞,舍不得給任何人看,完全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