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裏?不思議
第一次問鼎湯杯時,是一種純粹的快樂;而第一次在世錦賽上登頂,則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瞬間空白。
從2004年開始,我連續兩年半占據世界排名第一的王座,公開賽冠軍也拿了無數,有人稱我是“無冕之王”。2004年的雅典、2005年的阿納海姆,我領跑了大半程,最後卻都功虧一簣。我一度甚至害怕聽到別人叫我“超級丹”,因為“超級”好像就不應該輸球。
時間來到2006年。上半年,我們衛冕了湯姆斯杯。就在備戰世錦賽的當中,發生了一段小插曲。有一次我和幾個小隊員犯了隊規,教練震怒,在沒想好怎麼處罰我之前,教練先當著我的麵,讓那幾個小隊員收拾東西回家。我當即出麵承擔了全部責任,隻希望教練能給幾個小隊員一次改過的機會。當時因為馬上要出征馬來西亞和中國台北兩站公開賽,我便立下“軍令狀”:如果能拿回兩個冠軍,希望教練能從輕發落;如果不能,願意接受任何形式的處罰。
結果是一個冠軍、一個亞軍,我必須接受懲罰了。那是一個星期天,全隊放假休息,我一個人到訓練館,用一天的時間把整個球館掃了一遍,又擦了一遍,然後又把全隊用作多球訓練的每隻羽毛球重新挑揀整理好。當時我一邊幹活,一邊腦袋裏想到的都是櫻木花道打掃籃球館的形象。也許,我也是這麼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形象吧。
我們再次回到□□封閉集訓,為9月的馬德裏世錦賽作準備。就在世錦賽之前,鮑春來剛剛在韓國首爾奪得了他5年來的首個六星級賽事冠軍。他帶著這分信心和好運,希望在世錦賽上更進一步。小鮑與陳金、李宗偉、李炫一分在上半區,而我則與陳宏、蓋德、陶菲克分在了下半區。
我一直做著打硬仗的準備,但半決賽我沒有等到陶菲克,而是我的隊友陳宏。隨後在決賽中,等待我的則是鮑春來。
此前連克索尼、李宗偉、李炫一闖進決賽的鮑春來信心達到頂點。果然,決賽中首局他就以21比18先下一城,把我逼得無路可退。我可以感覺到小鮑在那場比賽中展現出的決心。換邊之後,他依然沒有給我太多機會,比分打到17平。慶幸的是,這時我打出了一輪小□□,連拿4分將比分扳平。那場比賽我們都沒有場外指導。李永波教練受央視邀請,擔任了那場比賽的解說嘉賓。後來我聽說,他在比賽打到決勝盤後表示:“以我對林丹的了解,打滿三盤的比賽,一般都是林丹勝出的概率比較大。”也許這麼說在統計學上有其意義,但其實那不是我打球的風格。先輸一局會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也會讓我感受到更多的壓力,如果能夠輕鬆地以2比0擊敗對手,我有什麼理由不那麼做呢?
不過,結果倒恰好應驗了李導的預測——決勝盤在小鮑體能下降的情況下,我以21比12結束了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