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雅典 夢一場(3)(1 / 1)

0比2,世界第一首輪出局。比賽結束的一刹那,我根本就反應不過來。這就完了?就結束了?打完以後,我給謝杏芳發短信說“我輸了”,她根本就不相信。

下場之後,教練隻是說,這是為年輕付出的代價。其實我覺得,雅典的挫敗不能用“年輕”“代價”簡單地帶過。我始終不承認2004年奧運會上的林丹表現得不好。其實我也打得很努力,隻是我的對手發揮得比我更理想。競技體育就是這樣,你得將自己穩定在高水平的狀態,不然就會輸球。

這不是所謂的代價,而隻是回歸到了體育本身。我並不是因為自己不重視這場比賽導致出現“非戰鬥性減員”,也不是因為一些生活上的事情沒有處理好,導致最終輸掉比賽。隻是那天羅納德打得更好,就是這樣。

輸完球回到奧運村的房間後,小鮑他們都知道我輸了。那天他也有比賽,已經晉級到了下一輪。於是,他安慰我說:“沒關係啦”,然後就休息了,因為第二天他還有比賽。

洗完澡後躺到□□,為了不影響小鮑休息,我開始躲在被窩裏給所有朋友回短信。那天的比賽因為是第一輪,並沒有電視直播。所有人先是不相信,緊接著就是都來安慰我,希望我沒事。我都告訴他們,我挺好的,沒什麼。

話是這麼說,但心裏肯定難受。短信就這麼發著發著,發了一整夜,印象中雅典的天慢慢就亮了,真的是徹夜未眠。

等我早上起來,新的一天又到來時,我這才反應過來——你的奧運之旅在昨天晚上就已經結束了!

可是我沒有辦法在那裏自怨自艾、顧影自憐。因為我的同伴們還有比賽要繼續,我還要幫他們加油,幫他們搜集對手的資料、錄比賽錄像,幫他們搞後勤服務。隻要他們有任何需要幫忙的,你就要第一時間趕過去。一大堆瑣碎的事情,讓你逃不開賽場。你還得繼續麵對,這是最痛苦的,比輸球還痛苦。

想到接下來還有這麼多天,我要怎麼熬過去?我就給我們八一隊的高主任打了個電話,我說:“你有沒有辦法把我先弄回去?我不想待在這個地方。”當時我隻剩下這一個想法了。

我明白,整個代表團都要集體行動,我這隻是個空想,但我沒有別的辦法。電話那頭,高主任冷靜地開導我,他說其實現在的情況對我而言也是一種磨煉。“沒錯,你在那兒是有很多你不願意麵對的、不願意看到的、不願意回到的一些地方,比如看到你的對手,回到熟悉的那片賽場。但越是這樣,對你的鍛煉價值越大。而且,你還要拿出很好的姿態來,積極地去給你的同伴們加油。”我聽了他的話。

於是,我在雅典前後一共待了近三個星期。因為我們是提前四天抵達的,比賽結束後,本來我們打算馬上就回國的,但這時候,李導(李永波)的太太謝穎也帶著藝術體操隊來到了雅典,他們的比賽也開始了。後來李導就決定,等他們比賽結束後一起走。所以,在羽毛球比賽結束後,我又在雅典多待了一個星期。每一天都很煎熬、非常難熬。

後來再回想,奧運會前的訓練我有點偏保守,隻重質量,一味地追求“精”,而忽略了其他必要的訓練。不像湯杯之前,什麼都想練,什麼都想提高。比如,以前訓練中我跑步會跑四組,在益陽集訓時我隻跑兩組;以前每周六訓練結束後,我會主動加練跑樓梯,但在益陽時沒有。不是說跑步多跑兩組、多登幾級樓梯,我就能在奧運會上拿冠軍。而是說我對訓練中的一些細節要求得太細、太精益求精之後,整個人就不夠放鬆,反而偏離了正常的訓練軌道。

在雅典,我目睹了陶菲克從8進4、4進2到最後奪冠的過程。2004年雅典奧運會之後,陶菲克是奧運冠軍,而我是世界排名第一。在那以後的4年裏,我和他的故事就不再隻發生在賽場上,我們倆之間的任何細枝末節都會成為媒體和球迷的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