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2從“林一輪”到世界冠軍
12歲入伍,陰差陽錯
1995年,我第一次拿到全國少兒比賽的男單冠軍,當時特別高興。雖然隻是個業餘比賽,但好歹是全國範圍的。我以為這下肯定能進福建隊了,結果來看我比賽的,卻是八一隊的教練。所以,我從軍這件事,就是鬼使神差。
我那時根本不了解八一羽毛球隊,不知道八一隊有過什麼成績,出了哪些優秀的運動員,腦袋裏一片空白。不像那個年代一講到福建隊,都知道他們是全國羽毛球錦標賽男團七連冠。最初,甚至連國家隊基地都設在福州。可見福建的羽毛球在全國有著多麼舉足輕重的地位。
但當時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福建隊沒有要我。沒等我弄明白,就這麼去八一隊報到了。
我領到的第一套軍裝已經是最小號了,可還是大得像麻袋。我那時的個子不到一米五,還沒發育呢,可隻有大人的軍裝給我穿。我記得媽媽幫我把褲腳挽進去好多,才算勉強走路不絆腳。
進了八一隊,就從體校的半天上課、半天訓練變成了全天訓練,讀書的時間很少,訓練也比體校更專業。在八一隊的前兩年,我整天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很多人誇我,覺得這小孩不錯。我練得也挺用心,進步很快,又是左手持拍,自我感覺非常好。
但現實根本不是我想的那樣。我的競爭對手不光是1983年出生的這一批隊員,還要跟1982年、1981年出生的在一起競爭。這時候我才知道,哇,原來外麵的世界還很大。
1996年、1997年的全國青年錦標賽,我基本上就在第6到第8名之間徘徊,並沒有一出道就拿冠軍,根本沒有,甚至有的時候連小組賽都沒有出線。
這時候我發現,前一年我還覺得自己多麼了不得,可怎麼突然之間,我感覺自己正離國家隊的大門越來越遠。
八一隊隻是一個小山頭,去了全國錦標賽我才發現:哇,原來羽毛球打得好的人這麼多啊!而且很多人還不是所謂的世界冠軍,隻是些我不認識的、叫不出名字的人,我都覺得他們好厲害。
那次軍訓回去後不久,我就代表八一隊入選了亞洲青年錦標賽的中國隊參賽陣容。比賽在緬甸原來的首都仰光舉行。我記得那次比賽謝杏芳也參加了,那時她的主項是女雙,在女單比賽中則是輸給了張亞雯。
男單32進16的那場球,我敗在了印尼一個比我大一點的球員手裏。當時他的球確實比我打得好一點。輸球後,我一下來就被所有教練批評。他們說我在場上沒有意誌品質,打不過就放棄,所以回來以後,我就被國家青年隊除名了,也就是開除。
那時候,中國青年羽毛球隊在福州集中訓練,我是同年齡那一批男單中唯一一個能去參加1998年亞洲青年錦標賽的。當時跟我一起訓練的還有鮑春來、邱波輝,他們都去不了,就我去了。結果我打成這樣,所以回來後就被開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