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載:“老子者,楚苦縣(今河南鹿邑東)厲鄉曲仁裏人,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

道是什麼?我們很難用語言形容,但千百年來,道的思想已經融入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麵麵。即便是有人說:道與我無關,我也不曾去接觸和了解道,但在他的言行和思考中,依然會有道的身影。道的學說是華夏文明的精粹,它產生在社會混亂,卻又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期。在那個時代,許許多多的思辨者,在自然中體悟生命,在社會中尋找歸屬,他們用不凡的智慧,將自然的精神和人的生命及活動融合在一起。

老子的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廣的影響,即便是在今天,仍然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從大處說,在政治、軍事、國際關係、企業管理方麵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往小處說,對個人學習知識、提高修養、處理人際關係等方麵也具有非常現實的參考意義。

老子的思想是留給後世的一筆精神財富,值得每個人去繼承,把握它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