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
夕陽西下。天邊的晚霞帶著一抹讓人心悸酡紅色照耀著大地。沒有一絲風,天氣酷熱無比,這是個一個典型的六月讓人躁悶的黃昏。
眼前這是一個不知名的小鎮,全鎮加起來也才百來戶人家,此刻就是在這炎熱夏天的黃昏,這個小鎮也顯的那麼懶散,偶爾一絲風吹過,還夾帶著這夏天獨特的氣味——汗膩味。
夕陽還未完全落下,空氣中的熱浪以及高溫還沒來的及散去。
小鎮隻有一條橫穿而過的大街,現在街上也看不幾個人影,畢竟此刻有誰願意呆在這外麵受著高溫的炙烤,偶爾有幾個過路人,也是騎著馬匆匆而過,估計也是有急事要辦。
遠遠地一個婦人,正在一步一步走進這個並不大的小鎮,臉上寫滿了倦容。看樣子也是趕了許久地路。而她的背上正背著竹婁一個看上去也就才幾個月的嬰兒,正躺在裏麵安詳地睡著,估計是母親怕這麼熱的天曬壞了孩子。竹婁的上麵還有小竹枝配上幾片破布。搭了個簡易涼棚。
那婦人進入鎮後,並未停頓,繼續往前慢慢地走著,看她似乎每跨出一步需要相當大的力氣,不知道她究竟所為何事,竟在如此酷熱的情況下繼續趕路。無人上前問話也無人理睬。
黑夜
一顆流星,曳著閃耀的光輝,劃過寂靜的夜空,向蒼穹投下依戀的一瞥,然後,無聲無息地消失於溟淼而深邃的黑暗中。
夜風蕭瑟的吹拂著,與一陣陣起伏的波濤聲混成一片了,組成了一篇淒涼的樂章。
武當山
一陣嬰兒哭啼聲,卻在沉寂的黑夜中響起,並且迅速地在武當山中傳開。
周圍一片茂密的樹林,如果你眼力夠好,你能發現此時一個白影正在以迅捷無比的速度向這邊飛來。如果此時有人看見的話,必定以為是那小鬼無疑。
於是慢慢地可以看見,原來是一個白衣老者踏著飛劍而來,但見此人,雖然白須以及胸前卻紅光滿麵。雖然腳踏飛劍但是在這山中顯的一點不突兀,一切看上去那麼自然。
此人便是張三豐。張三豐又名(張三瘋)為了放蕩不羈,隨性而安。隻是近日在坐禪之中,老是無法安下心來,本來象他這種修道多年的絕對不會出現如此情況,算了一卦之後,才明白原來前世因緣,這世張三豐要還。
剛剛正在禪定之中的,張三豐忽然聽得一聲嬰兒哭聲傳來。便明白是自己了結前世因果機緣到來。便既拿起身邊的清玄劍踏劍尋聲趕來。來到山腳就看見一個少婦正緊緊抱著懷中的竹婁。而其本身卻早就身體僵硬。
張三豐左手抱起孩子,右手攜那婦人向山上行去。
六年後。
南岩宮坐落在武當山南岩(又名紫霄岩、獨陽岩)絕壁之上,上接碧霄,下臨絕壑,周圍峰嶺奇峭,林木蒼翠,是武當山三十六岩中景色最美之處。南岩宮建築群始建於唐代,宋、元均有較大規模建築。明永樂十年(1412)敕建,賜額“大聖南岩宮”。嘉靖三十一年增修擴建,共有殿宇640餘間。南岩宮建築群在總體布局上匠心獨運,巧借地勢,依山傍岩;在手法上打破了傳統的完全對稱的布局和模式,座座宮室鑲嵌於懸崖峭壁,雖係人工,宛若天成,使其與環境風貌達到了高度的和諧統一,營造了“天人合一”的至高意境。
此刻南岩宮前的廣場上,一個身形單薄的童子正在手持掃把清掃著地上的枯葉。身上隻穿著一件單薄的道袍。深秋的天氣雖說不上多冷,但是這武當山上卻是冷風颼颼。每次風吹過那童子在寒風中越發顯的瘦弱,似乎那風稍微大一點,便能將他吹跑。
那童子便是六年前在武當山下抱上山的嬰兒,隻因當時他母親以死,張三封無從知道他的身世,隻從他身上配的一塊玉上的一個張字大概估計其父姓張,這倒和張三豐一個姓。少了不少麻煩。張三豐便替此子取名為“玄天”開始的時候張三豐每天親自照料玄天,更教他識字,寫字。隻是自從二年前,張三豐得道飛升之後。張玄天的好日子也到頭了。因為張玄天算不上什麼天資聰穎。用愚笨來形容到更貼切。本來張三豐在的時候,眾師兄對他客客氣氣,可是張三豐飛升還沒到一個月的時間,他便被師兄們百般欺負,還讓他從以前住的房子裏搬了出來讓他住進這南岩宮後麵一個破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