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璐璐是在網上,微博經常會有人跑來問我一些簽證的事情,當時我在中東旅行。一個叫“拿蔥的大嬸開著灑水車”的ID留言問:“請問緬甸能夠辦到印度簽證嗎?”
“能。”我言簡意賅。“好。”她消失了。
我很喜歡這樣的對話,我已經煩透那些反複詢問細節的家夥了,比如告訴了他“能”後,他還會問要準備什麼材料,等幾天,多少費用,大使館在哪裏……延伸出無數問題來。
我自己並沒有在緬甸申請過印度簽證,隻是知道有朋友在那裏辦過。一旦對方要問下文,我就會頭痛。璐璐消失了,很好,這個人爽快利落,我想。
之後,她也到了中東,偶爾會冒出來留句言。2011年冬天,我所知道的漂在中東的中國姑娘大約有那麼五六個。2012年春節,我們約在了約旦安曼吃年夜飯。
璐璐從敘利亞過來,她比我預想的要瘦一些,但我立刻發現了這個人就像微博裏所表現出來的那麼好玩——她站在旅館鏡子前,端詳著,然後她對自己進行了某種正麵的肯定。
晚上她泡方便麵,先分了我一半,在我歡天喜地吃麵的時候,她對著自己的麵條慢慢地說:“那麼,我現在就可以開始放調料了。”她沒有在我的方便麵裏放調料,真的沒有,並自始至終都沒有要分給我一點調料的意思。她不是一個虛偽的客套的人。我笑著吃掉了沒放調料的方便麵。她不像一般的女孩子那麼嬌氣,情緒細碎,她坦率直接,不需要人哄。
她非常獨立,冷靜,幽默,性格也很酷。她知道自己有這些優點,所以經常以“理性,客觀”自詡。
這確是難能可貴的事實,女孩子一般都沒有這麼理性清晰的思維能力,我也不反駁——但是,我想說的是,璐璐,當一個人強調自己優點的時候,就已經在失去它了!好自為之,共勉!
隻有你不知道你美,你才和美沒有距離,你才是美本身。雖然璐璐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美女類型,但因為她很冷幽默,是個有趣的妙人,所以旅行一年,有兩個人向她求婚,這是相當厲害的功績了,一個日本人請她去北海道共同生活,一個荷蘭記者跑來約旦向她求婚。
她的故事不是一個俗套。她殘忍地劃傷了國際友人的心。我先行回國時,準備在雲南大理寫作,把當時出了車禍的她也叫到了大理。她來了,眉邊是條疤——她在想這本書的書名時,我提書名建議,《一年後我成為刀疤妹》,聽起來很江湖,很剽悍。其他朋友也紛紛喊她刀疤妹,她總是氣氣地糾正:“拜托,不是刀疤妹,是傷疤,好嗎!不是用刀子割出來的,是車禍,車禍!”
我是旁觀她寫出這本書的,當時我住她隔壁,她每天都寫得愁眉苦臉,說自己從來沒有寫過這麼長的字,以前最長隻寫過畢業論文。
我不知道這事對她到底有多痛苦,但我認為,她這樣的間隔年經曆,是值得寫出來的,這不僅對她個人有意義,對於他人,也是極好的鼓勵。
他人的鼓勵,從某個意義上來說,也可以轉變成自己的勇氣。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披荊斬浪,充滿勇氣。不懼怕外麵的世界,不成為物質的奴隸,不在畢業兩三年後就成為了麵目模糊的房奴、車奴、卡奴……不在青春年少時,失去了對世界探索的興趣,也不在風華正茂時,掩埋了自己曾經的理想。
你可以在庸常的生活裏,變得很庸常,這個不要緊,但你至少要有一次,熱血沸騰,策馬飛奔,用雙手去敲擊過世界的門。你至少要給自己一個機會,去真正見過你的夢。
吳蘇媚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