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審題避免錯漏
審題,就是在動筆之前看清題目,對題目進行分析、揣度,弄清題目的含義和要求。審題是答題的前提,也是答好題的關鍵,不認真審題的話,很容易造成看錯或看漏的後果。絕不能因為趕時間而省掉審題這一環,這樣的話,隻會得不償失。遇上看不懂的題絕不能草草了事,可以多看幾遍,不要慌忙,審好了題再下筆,才能把題目答得既快又準,也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張偉這次的考試成績不理想,隻有70分,這是一次簡單的曆史考試,老師本來以張偉的水平來說,這次上85分是極有可能的,他平常學習用功,課外書看得又多,能說會道,有很強的邏輯能力,講起道理來一套一套的。況且這次考試不難,一般水平的孩子上80分也沒問題。
這次考試的題目一點都不難,張偉答的時候也極順手,怎麼會就這麼一點兒分呢?真是不可思議。
拿到試卷的張偉,馬上看起了打叉的試題來,不禁大聲喊冤:有兩道選擇題明明問的是請選出錯誤或不符的一項,張偉卻想當然地把正確的選項選上了;看到大題的錯誤時,張偉更被自己的粗心氣壞了,其中一道是因為題目沒有從頭到尾看下來,中間的一問被落下了,18分的題僅得7分。張偉可憐兮兮地看著那個70分。哎,這次考試真實吃盡了不好好看題的虧。
舍得放棄“卡殼”問題
考試中突然“卡殼”是一種常見的現象,絕大多數的孩子都碰到過,本來考試進行得很順利,突然間被一道題卡住了,而且通常不是一道難題,而是一道似是而非的題,平時甚至做過,覺得熟悉,可惜就是想不起來。這個時候卡殼就會幹擾考試時的心情,影響考試水平的正常會,直接關係到考試成績的高低。
其實有時候,舍得放棄實是明智之舉。如果寫文章時舍不得放棄已收集到的資料,寫成的文章隻會是資料的堆砌,不會是一篇成功的文章。放棄卡殼的題來做其他的題,有時候你還會在做其他題的過程中突發靈感,想起解答卡殼的題的答案來。要舍得放棄,絕不能因為一道題卡殼了,而影響到其他題目的完成,影響到考試水平的發揮。與其花時間去想一道卡殼的題,還不如用那些時間來做其他題或來檢查卷子。
交卷前要認真檢查
與那些做完題喜歡反複檢查而浪費時間的孩子相反,還有的孩子並沒有交卷前檢查的習慣,每次答完題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匆匆交卷,因為答完題對題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解脫,既然答完了,就要馬上離開考場。而且好多孩子還有這樣的心理,早點交卷說明答題速度快,更有人認為這能表示對考試的不在乎。匆匆交卷的背後還有逞能的因素在作祟。因此,要幫助孩子避免匆匆交卷的壞毛病,養成檢查的好習慣。
因為檢查時間不長,不可能對每一道題都重新做一遍,隻能有重點地檢查,因此可以教導孩子在做題的時候對於有疑惑的試題要做標誌,方便有針對性的重點檢查。另外,檢查要細心,因為題目剛剛做過,原先的思路、解題過程還在,如果不細心檢查,很可能得出的結果與原先的還是一樣,這樣的檢查隻會白白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