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良好的習慣力量強大(2 / 2)

還有些父母喜歡包辦孩子的一切事情。他們認為讓孩子做除學習以外的事,就會影響和耽誤學習。因此事事由父母包辦,不注重鍛煉他們的獨立性。如渴了父母給倒水,鉛筆斷了父母幫著削;書包亂了父母整理。這些雖然看起來不算什麼大事,可時間長了就會產生依賴心理,其結果可能使孩子做事責任心差,缺乏學習主動性,上課不注意聽講,作業馬馬虎虎,影響孩子學習的自覺性。

孩子處於生理、心理快速發展的重要階段,處於形成各種習慣的關鍵時期。因此,父母要善於克服不正確的教育方法,采取正確的措施,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要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父母必須讓孩子從點滴小事做起。例如,今日事今日畢,按時交作業,父母要抓住不放,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經過長期訓練,孩子便會養成好習慣。值得一提的是,在培養孩子習慣時,切忌要求過多,全麵開花。這樣做的結果,往往一事無成,父母循環往複地提要求,沒有一個要求落實到實處,倒有可能使孩子養成不良習慣。所以,在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循序漸進,抓一項成一項,堅持不懈地培養一個好習慣。日積月累,逐步幫助孩子養成各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對孩子嚴格訓練,反複強化。有位名人說,“遊手好閑的學習並不比學習遊手好閑好。”既然學習,就要認真,嚴格地學習。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的過程,是嚴格訓練、反複強化的結果。

現代控製論創始人、美國著名數學家維納,在回憶父親對他早期學習習慣的嚴格訓練時說:“代數對我來說沒有什麼困難,可父親的教學方法,使我精神不得安寧,每個錯誤都必須糾正。他對我無意中犯的錯誤,第一次是警告,是一聲尖銳而響亮的‘什麼’,如果我不馬上糾正,他會嚴厲地訓斥我一頓,令我‘再做一遍’。我曾遇到不止一個能幹的人,可是他們到後來一事無成。因為這些人學習鬆懈,得不到嚴格紀律的約束。我從父親那裏得到的正是這種嚴厲的紀律和訓練。”父親嚴格地訓練,終於使維納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後成為譽滿全球的科學巨人。

重視對孩子的精神獎勵。人是需要激勵的。孩子尤其需要激勵,有激勵就表明他們的努力得到別人乃至社會的承認。問題的關鍵是以什麼方式來激勵孩子。我們極力反對動輒以物質特別是金錢作為媒介來獎勵孩子。因為物質獎勵是有形的,這樣的獎勵既容易使人滿足又容易使人變得貪婪。給予物質獎勵的次數多了,孩子就可能變得沒有獎勵就不願意做某種事,或獎勵分量不足也沒有勁的狀態。最終形成“沒獎勵,沒幹勁”的壞習慣。基於這種認識,父母應該不提獎勵提興趣。要獎勵就重視精神獎勵。比如對孩子在學校取得的成就,可以采取買學習用品的方法給予獎勵,如買孩子喜歡的書,這樣就形成了“以學獎學”的良好習慣。

當然,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需要用毅力、耐力才能逐漸養成。因此,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應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要下決心,鍛煉恒心,磨練意誌。同時,父母要言傳身教,用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去影響、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