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開發孩子的多項思維能力(2 / 2)

上述的“如果”都是不違反題目條件的,答案便自然都是正確的了。問題的關鍵是可以通過這一個個“如果”,訓練孩子多向思維,拓寬孩子思考問題的空間。

發散性思維能力

發散性思維是為了達到某一確定的目標而盡可能多地設想出所有的可能性來進行討論的思維過程。在擴散思維過程中,人們總是盡量獲得盡可能多、盡可能新穎而獨特的設想。當然這種設想還隻是一種可能性,設想是否正確還要通過驗證。比如:孩子在做練習的時候,父母可以幫助孩子絞盡腦汁地找出多種解題方法。

作為補充或娛樂,父母可以在家庭中開展一些相應的發散思維的簡單嚐試,但千萬不要舍本求末,孩子還未形成一般的思維模式,就強硬地追求發散思維和怪異思維,這對於孩子的學習、成才是不利的。

發散思維重在開闊孩子的想象空間,培養思考問題多角度、多層次的意識。但是,孩子年齡不同,要求也應該不一樣。

逆向思維能力

逆向思維也叫求異思維,它是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敢於“反其道而思之”,讓思維向對立麵的方向發展,從問題的相反麵深入地進行探索,樹立新思想,創立新形象。當大家都朝著一個固定的思維方向思考問題時,而你卻獨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這樣的思維方式就叫逆向思維。

人們習慣於沿著事物發展的正方向去思考問題並尋求解決辦法。其實,對於某些問題,尤其是一些特殊問題,從結論往回推,倒過來思考,從求解回到已知條件,反過去想或許會使問題簡單化,使解決它變得輕而易舉,甚至因此而有所發現,創造出驚天動地的奇跡來。

比如,聽完《龜兔賽跑》的寓言,孩子可能會說:“烏龜真笨,本來就跑不快,還要和兔子賽跑。”如果這時父母說:“瞎說,是兔子太驕傲,所以烏龜先到了終點,所以你要記住好好聽父母講故事。”孩子對於父母講的故事可能就會失去興趣了。

如果父母說:“好孩子,你說得有道理,兔子因為一時大意才被烏龜落下了,如果它沒有睡過頭,烏龜怎麼也趕不上它。所以,不能希望人家睡過頭,才去贏人家。”孩子對你以後的故事肯定也是興致勃勃,問個不休。

生活中,孩子很多創造性思維往往被父母用“幼稚”、“可笑”、“荒唐”等詞語壓製了,忽略了、扭曲了。所以,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首先要父母轉變觀念,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鼓勵孩子進行逆向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