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喚回孩子良好的注意力(2 / 2)

孩子學習的速度和難度要適中。在每一個年齡段,孩子接受的新知識都有一定的量。當要求孩子的學習速度太快時,孩子肯定會囫圇吞棗。如果速度太慢,孩子的思維就容易懈怠,從而養成開小差、走神的不良習慣。與此同時,如果孩子學習的內容太難,他們無法真正理解透,學起來就沒什麼興趣可言,開小差也就在所難免。當然,如果孩子學習的內容太簡單,孩子就會感到索然無味,同樣也會注意力不集中。

規定孩子完成學習的時間。培養孩子的時間緊迫感,慢慢地讓孩子形成學習規律。有了明確的任務,孩子學習時就有了動力,才能保持緊張狀態。比如,你可以這樣對孩子說:你可以不著急,但你必須在8點鍾之前完成作業。當然,要求孩子學習時,時間不能太長,也不能要求孩子長時間做同一件事。因為這些都是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

在遊戲中訓練孩子的注意力。遊戲能夠引發孩子的興趣,在娛樂中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具有潛移默化的效果。父母要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做些集中注意力的遊戲,比如玩拚圖、搭積木、練書法等,使孩子在濃厚的興趣中,養成專注的習慣。教孩子玩棋類遊戲,要求孩子冷靜、有耐性、注意力高度集中。還有單腿站立、走平衡木等也是訓練耐性的運動遊戲,而畫畫、塗積木、練書法、寫字等,也都是培養注意力的好方式。在進行這類遊戲時,要先讓孩子自己定一個目標,然後為達到這個目標而努力。在努力的過程中,孩子會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此外,孩子在玩遊戲時常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在其聚精會神時父母千萬不要隨意打擾,因為此時不斷地幹擾孩子,不僅會使孩子玩得不開心,而且不利於他養成做事專心致誌的習慣。

保證孩子的睡眠和體育鍛煉。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他們的身體不可能像父母那樣進行長時間的學習。如果孩子長時間的坐在書桌前學習,全身的血液不能夠得到充分的循環,延緩了新陳代謝,就會使大腦呈現出缺氧狀態。長期下去,不僅會影響孩子的發育,孩子的精神也會出現萎靡不振、脾氣暴躁等現象,而且孩子的注意力也會產生迷亂的狀態。所以一定要保證孩子每天睡眠九個小時和一個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這樣能保證他們的精神狀態充滿生命的活力,使他們在繁重的學習中能夠不被擊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