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訓練孩子無限的創造力(2 / 2)

其次,父母要積極引導孩子進行探究。當有人問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創造時,他說:“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隻不過喜歡刨根問底罷了。”積極探究是創新意識的先導,所以父母要保護孩子的探索欲望,積極引導、支持孩子的探究行為,以孩子的探究行為為起點,萌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由於孩子的自身特點,他們的探究行為常有明顯的興趣性,甚至表現為某種破壞性。除了一些讓人感到好笑的行為外,孩子們還經常為了弄明白鍾表會走、收音機裏有人說話等問題,而大膽地拆卸,擺弄所有的零件。

麵對孩子類似的探究行為,父母不能簡單地訓斥,而要了解他們這樣做的原因,並為他們提供充分的條件實現他們的探究活動,滿足他們強烈的探究願望。

第三,盡可能避免給孩子做示範。示範是父母親在教孩子時常用的方法,可是對於創造力而言卻是不利的。因為示範動作看在孩子的眼裏往往成為一個標準動作,成為孩子模仿的範本。雖然模仿是孩子學習的一個主要途徑,但模仿的學習缺少獨立思考,因而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左右了孩子的思考模式,而埋沒了創造力的發揮。而且成人所做的示範大多是個人本身的一種習慣,是麵對某問題時所運用的慣例,在習慣成自然的情況下,一些新的主意和想法就被排除在外,妨礙了創造潛能的發展。

第四,帶孩子走進大自然。美麗的大自然給人類增添了豐富多彩的生活,同時,它也是誘發孩子智力開發的外部刺激。這種畫境式的環境刺激對孩子的智力開發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與探索興趣。因此,父母應經常帶孩子走進大自然,引導孩子觀察花鳥蟲魚,了解動、植物的生長與變化,欣賞大自然美景,探索大自然的奧秘。這些都是培養孩子創新意識的基礎。

最後,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許多父母嬌慣和溺愛孩子,怕孩子添亂,而不鼓勵他們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對孩子創造力的發展是不利的。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要鼓勵和啟發他想辦法克服和解決,但不能替孩子去完成。

總之,遵循孩子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保護和培養孩子好問、好動的天性,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現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曆史使命,每一位父母都要承擔這一責任,用耐心澆灌明天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