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打開孩子自學的“水龍頭”(1 / 1)

自學能力,就是不依賴別人,或主要不依賴別人,而通過自己的獨立學習而獲得各種才能的一種基本能力;或者說,是通過自己的獨立學習而使自己成為人才的一種基本能力。孩子隻有自動自發地學習,才會取得優異的成績。

生活中,很多孩子在學習上都缺乏自主性,總是要讓父母三催四請才肯學習,以這種被動的態度去學習就不可能獲得好成績。隻有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打開孩子自學的“水龍頭”,孩子才能獲得廣泛的知識,才能學得更靈活、更紮實。

清華大學的教授錢偉長對自己的學生說過這麼一段話:

自學是人一生中最好的學習方式。我出生在江南無錫農村,家裏很窮,因此中小學沒有很好地念過,但是有一點我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大學畢業後,我沒有停止過學習。

我相信我可以打個賭,我現在每天學習的時間還比你們多。每天晚上8點開始,這是我的學習時間,不到淩晨2點,我是不停止學習的。

我大學畢業那個時候,沒有計算機、沒有火箭、沒有原子彈、沒有宇宙飛船、沒有半導體、沒有激光,有的連名詞都沒有。按道理我對這些一竅不通,不過你們在學,我也在學,我全把它學來了。

我雖然不是這個方麵的專家,但我全懂,我是靠自學,靠不斷地自學,所以,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

錢偉長教授小時候的學習環境並不是太好,他之所以能有現在的成果,全在於他的自學能力比較強。由此可見,自學能力的強弱在相當程度上能決定將要獲得知識的多少以及將要取得的成就大小。自學能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等,它表現在學習過程的各個方麵。父母在對孩子的自學能力培養時應注意以下這些方麵:

樹立自信心。每一個孩子都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隻是水平高低不同。自學能力並非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後天的學習生活和實踐中逐步培養出來的。每個人都有可能經過鍛煉把自己的自學能力提高到較高的水平,進而能夠順利地進行自學。因此,應該相信自己的能力。

使用工具書。字典和詞典等工具書,能幫助孩子掃除閱讀障礙,提高閱讀能力。比如,孩子學會查字典和詞典的方法,並能獨立運用,就等於掌握了一種自學的方法,有利於他們提高學習成績,開闊知識視野,使他們變得更加有學問。

學會課前預習。課前預習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導孩子在老師教學之前,先試著閱讀課本,發現問題,然後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自學中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上課時就會集中精力聽老師講解,記憶也會更加深刻。

讓孩子多思考。如在孩子解題時遇到困難,父母可以指點給他解題思路,讓他自己解決具體問題;在孩子讀書、遊戲、做智力題時,父母可根據孩子智力發展情況、氣質性格等特點,有意識地教會孩子一些科學思維方法,比如綜合分析法、比較歸類法等。在教的過程中,要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以後遇到類似問題時,不要代勞而是讓孩子自己去思考、解決。

培養閱讀能力。自學的方法主要靠閱讀,所以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父母起初可先讓孩子朗讀課文,慢慢地由朗讀到默讀,朗讀的目的在於提高學習興趣,培養自學習慣。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孩子會自然而然地埋頭閱讀他喜愛的各種書籍。知識在於積累,正因為他們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了閱讀能力,所以他們日後學業優異、事業有成。

學會選擇學習內容。這是自學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這包括幾個方麵的內容,即要會選擇知識,選擇經驗,選擇技能。但是,在這裏,最重要的是要會選擇知識,選擇書籍。因為當今世界各種書籍資料很多,不會選擇,就會雜亂無章。

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父母要善於從眾多的圖書中挑選出適合孩子年齡、掌握和學習的內容。比如,低年級孩子掌握的詞彙有限,需要文字簡單、畫麵生動的注音讀物和連環畫,如《世界童話名著連環畫》等,把孩子引向豐富多彩、充滿幻想和詩情的世界。高年級孩子選書一要實用,二要立足於啟迪思維、開發智力,不要再給他們加重負擔,否則產生的效果隻能是適得其反。

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在自學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相當重要。哲學家笛卡爾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掌握讀書的方法、記筆記的方法、寫學習心得的方法與使用工具書的方法等,學會對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歸納、總結都能促使孩子自學能力的提高。

給孩子找個自學夥伴。在比較中孩子才可能發現自己的成績,產生更大的學習勁頭。另外在比較中也可以讓孩子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及時地糾正或超越他人。但是,這個夥伴必須是認真學習而且是有誌氣的人。這樣的兩個人在一起可以產生疊加效應,激發出更大的積極性,對自學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