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為了彌補陳老漢的損失,病葉晨掏了一錠十兩官銀塞給他。
一個縣令一月的俸祿才二兩白銀(米價約一個半銅子一斤。一兩白銀換一千個銅子,就是小七百斤米。一鬥米是十五斤,二兩白銀,折算下來,將近一百鬥米。所以當時有“百鬥縣令”這一說法,這個百鬥,就是指的縣令的月俸祿。注1:因為鉻銀對銀的大量消耗,導致銀價高漲,鉻銀出現以前,一兩白銀才能兌換四五百個銅子,隨著鉻銀對銀的高需求高消耗,市場上流通的白銀銳減,銀價步步上漲,如今已經翻了一番,一兩白銀能換一千個銅子。注2:縣令的俸祿之所以這麼高,得益於涼惠帝李元平的寬仁政策。李元平的父親,也就是大涼國的開國太祖皇帝,為了打擊貪腐,對官員極為狠毒,最典型的例子是,三十多年前,修護大運河發生的那起貪汙大案,上到二品大員,下到工地主事,一共殺了兩萬官員,全國震懾,朝野動蕩!令人膽寒的是,那些貪汙案,貪銀最少的是一位河防監管,隻拿了半兩銀子,就掉了腦袋。而貪得最多的工部侍郎,也才不過六百兩白銀,就被腰斬了。涼惠帝李元平卻反其道而行,認為想讓官員不貪,光靠嚴刑厲法是不行的,官員吃不飽,肯定會拚了命去貪,所以他上位後,不斷提高官員的待遇。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直接導致的結果是,貪腐問題更加嚴重了。因為他忽視了人的欲望是隨著物質條件上漲而劇增的,官員吃不飽飯的時候,貪一點兒銀子能吃飽,就很心滿意足了,可是當俸祿提高,待遇上來了,便開始追求更好的生活,那所貪的銀子,比以前為了吃飽飯而貪的,高出的不是一點兒半點兒。),所以,十兩銀子,對於陳老漢而言,已經是一筆驚人的數目。
陳老漢拿了這筆銀子,對病葉晨感激涕零,更加不會懷疑他,對他視若恩人。
聽了雀兒的話,病葉晨仍不放心。
他擔心的不是陳老漢,而是他的鄰居。
他們五個人住在這裏,陳老漢的左鄰右舍肯定早就知道了。突然來了五個陌生人,而且仙姑和瘸老每天煎藥,院子裏一股藥味,現在又是非常時期,全縣戒嚴,那些鄰居中要有是宵小之徒跑到官府裏告密,引來官兵搜查盤問,那就危險了。
他將心中的擔憂說了出來,仙姑和雀兒也很讚同。畢竟現在他們之中最能打的石鏡公如今半死不活,雀兒純粹是個拖油瓶,瘸老和仙姑倒有點兒修為,可他們並沒有修煉過什麼正經的粒子術,氣海中的粒子,純粹是為了輔助藥術之術,論戰鬥力,比病葉晨強不了多少。
雀兒一臉擔憂地說道:“可是,咱們離開這,又能去哪呢?”
病葉晨被問住了,見仙姑和雀兒都盯著自己,等他拿主意,忽然間感覺肩上的擔子重了起來。
平常不管什麼事,都有石鏡公拿主意,現在石鏡公倒下了,他一下子成了這個團隊裏的主心骨,立刻感覺到一份沉重的責任感
他深吸一口氣,道:“進城!”
雀兒和仙姑都是一臉驚訝。仙姑說道:“進城?縣城現在重兵把守,那裏的戒嚴程度比這更嚴,咱們藏在這兒,還有可能躲避官兵的搜查,進城不是自尋死路嗎?”
仙姑這話確實不假,刺州兵的威名沒有哪個粒子師不知道,如今石鏡公昏迷,在昏迷中不可能去關閉毛孔,他氣海內強大的粒子,透過氣孔“呼吸”,時時刻刻往體外溢出,引起空氣中的粒子波動。這波動雖弱,可最擅長對付粒子師的刺州兵,肯定有辦法察覺,那麼,石鏡公的粒子師身份,就極容易暴露。一旦暴露了,所麵臨的就是滅頂之災。
所以,這個時候進城,真的就如同找死!
病葉晨道:“路上再跟你們解釋,總之,事不宜遲,趕緊收拾東西。”
雀兒和仙姑轉身開始收拾,病葉晨叫住仙姑,道:“婆婆,有件事得麻煩你。幫我縫件衣服。”
“縫衣服?”仙姑一臉疑惑。
“是的。”病葉晨露出一臉神秘的笑容,“一件可以保我們大家性命的衣服。”
(說一下,大涼太祖皇帝,小菜是以明太祖朱元璋為原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