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位父母都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盡可能的親自哺育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這種感情是任何東西都無法代替的。
2、教會孩子愛父母,他才會愛自己、愛他人,也才會被別人愛。
3、膽怯的孩子其意誌大都較為脆弱,父母就更應放手讓他自己活動,積極鼓勵,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
4、對於天性活潑、好表現自己的孩子,則要多指點、多約束,給他創造“逆境”,以磨練孩子克服困難的毅力。
5、當我們鼓勵孩子們努力去探索各種各樣的可能性時,與其說是指導他們成功,不如說是正在培養他們從失敗與經驗中學習和尋找正確的出路。
6、很多父母常常把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來完成父母的使命。這是一種不正常的心態,應該及時改正。
7、鼓勵不僅僅表明了父母對孩子的信心,同時也堅定了孩子對自己的信心。隻有孩子對自己充滿了信心,父母才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8、在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極端寵愛孩子,為孩子提供能力所及甚至是力所難及的物質條件,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應有盡有。可是在精神上,父母卻經常忽略孩子的需求,對孩子的情感和人格缺乏應有的尊重,更談不上去鼓勵他們。
9、大多數的父母都強調他們的工作很忙,很少有空閑時間陪孩子,但是盡管如此,孩子還是都希望父母親和他們待在一起的時間多一些。
10、在孩子有什麼失誤的時候,往往是最需要理解和鼓勵的時候。
11、父母必須在開發孩子智力的同時,也要注重孩子的精神健康。
12、父母不正確的態度是孩子自卑的重要原因,因為自卑的孩子往往根據父母對他們的評價來進行自我評價。
13、當智力與情感、意誌及自我意識結合在一起時才能使人產生思維。
14、幼齡兒童,得到的是什麼教育和啟發,與成年後的智能和行為有很大的關係。
15、為了讓孩子更開心地笑,父母應該與孩子多接觸,促使他們更多地發笑。這是智力開發的妙招,值得年輕的父母們重視。
16、家庭語言環境可以直接影響孩子思維能力。
17、對孩子來說,與父母爭辯是一種自信、自立、自尊、自強的表現,在爭辯的過程中,孩子會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視,知道怎樣才能貫徹自己的意誌。
18、如果我們希望改變兒童身上的某個特質,那麼我們就應先審視一下,看看這是否也是自己身上應該被改變的東西。
19、父母能夠采用一種平靜、鎮定、理解的方式對待子女說謊,那麼從一開始就可以避免許多謊話和不必要的爭辯。
20、作為父母,千萬不能因為自己的子女是一個孩子,就忽視了他們闡述自己看法的權利。
100句讚揚孩子的話:
1、做得好!
2、了不起!
3、好主意!
4、太好了!
5、好多了!
6、恭喜你!
7、好棒啊!
8、做得對!
9、好可愛!
10、好啊!
11、你走對了!
12、太完美了!
13、好偉大!
14、真是傑作!
15、太奇妙了!
16、進步很快!
17、好優秀啊!
18、那就對了!
19、你很能做!
20、你做到了!
21、很出色哦!
22、你長大了!
23、很不錯!
24、繼續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