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山有橋鬆,隰有遊龍。
不見子充,乃見狡童。有時候,我會一個人靜靜地想起母親,還有母親曾常吟的那首《山有扶蘇》,或許母親就是一個喜歡抱著回憶生活的女人,不管外界有什麼閑言碎語,抑或是父王越來越冷漠的表情都阻擋不了她單純地享受生活。母親是個幸福的人,起碼和那些後宮佳麗比起來,顯然那麼淡定而自然。我曾問過母親,是否有一個追求的目標或是幸福的理由。她笑笑,那神態,那種強烈的幸福感讓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因為母親說,山有扶蘇!
是的,我,嬴姓,趙氏,名扶蘇。
(二)
“公子,晚宴快開始了……我們……”丫鬟子涵的話打斷了正在荷塘邊默默發呆了很久的我。今晚父王又擺了盛大的晚宴,隆重地宴請眾位大臣。這是近段時間以來的第二次了,我不明白父王有那麼多值得慶祝的事麼?我隻是覺得那些飲酒、吃喝,那些熱鬧與我無關。用他們的話來說,我是一個沒有政治心的人。
“公子,這裏請。”子涵在前麵邊帶路邊說。
“子涵,今天什麼日子?”
“不是很清楚,聽說又打勝戰了吧。”
“噢……挺好的”父王就是這樣,有時候沒告訴別人慶賀什麼就開晚宴,弄得大家一頭霧水。
子涵是我的貼身丫鬟,她跟了我四年了吧,很貼心也很懂事。我喜歡一個人靜靜地想自己的事情,她也總是安靜地陪在我身邊,子涵年紀不大,卻很懂得把握別人的心情。我思考的時候她從不打擾我,我開心的時候,她一樣笑得明媚。有時候我在想,如果她生活在一個普通人家,可能會比現在更幸福。我不喜歡宮裏的生活,我以為別人都不喜歡……
晚宴的豪華在我看來隻是一種程序,蒙恬將軍率兵打了勝戰有功,父王很開心地給予嘉獎,周圍的恭賀聲不絕於耳。大殿裏舞女跳舞、大臣們飲酒慶祝、父王對參戰的將軍們論功賞賜……我遠遠看著父王的笑臉,熟悉又陌生。
父王重軍事,他喜歡擴充領土。自從那個叫商鞅的人開始在秦國推行改革使當時的秦國強盛起來,可以與東方六個強國相抗衡後,這種強烈的軍事欲就一直充斥著整個皇室。在長平之戰結束的那一年,我的父王出生了,他就是那個一統天下的千古一帝。用生逢其時解釋父王的成功再合適不過了。而我?作為長子,未來皇室的繼承人,卻沒有父王這種統領天下的膽識和氣魄,他們都說我是一個過於冷漠的人,他們是誰?我也不懂,隻是聽子涵提起過他們。
“公子,蒙將軍過來了”子涵低聲打斷了我的思緒。
“蒙將軍!”我拿起案幾上的高腳杯盛滿酒,對他一飲而敬。我不是很關心軍事,但卻是敬重蒙將軍的。當父王初定統一的時候,蒙將軍還未來及得享受開國功臣的榮華富貴便又被派去平定匈奴,在父王的統一大業中,蒙將軍的祖父、父親都是將領。他們為父王攻城略地,出生入死。為疆土的開拓,立下了汗馬功勞。我知道,父王對蒙氏家族非常信任器重,也打過好幾次重賞。我也敬重這樣有勇有謀的人。
“公子,這一戰過後,邊境應該有很長一段和睦的日子了!”蒙將軍也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後,看看我,又看看身邊的子涵,目光最後沉澱在宮殿外漆黑的夜裏。
“是呀,將軍神勇,屢戰屢勝,令匈奴望而卻步了”子涵附和到。
不知為什麼,我總感覺蒙將軍看著大殿外的目光有些異常,“蒙將軍,可否有心事?”我問。
“嗬嗬”蒙恬收回目光,轉而看我說“平定匈奴,讓大秦百姓過上好日子就是臣最大的心事了!”
蒙將軍來敬了一杯酒後卻留給我一個意味深長的目光,我猜不透他那句看似簡單的話裏的意思,又或許我多虙了?看樣子,晚宴還有很長時間才結束,可我絲毫對那些曲子、美女、佳肴提不起興趣。“子涵,我們出去走走。”
(三)
夜晚的荷塘別有一番景致,夏末了,但仍有幾技荷花驕傲地盛開著,我欣賞它們的驕傲,因為獨特。我並非一個特立獨行的人,但要不是長子的身份,我可能就隱沒在這宮中了,父王的光輝太耀眼,遮蓋了一切。很多時候我隻願意默默地看著父王的笑,默默地看著這個越來越強盛的國家,比如今晚的晚宴。如果父王一直這樣下去,未來應該是很美好的,但往往安樂中容易滋生一些不諧調的東西。父王開始對一些奇能異士感興趣,並而都是單獨召見,我不知道父王究竟想幹什麼。總之,我不相信那些,我隻敬重用實力說話的人,比如蒙將軍。我曾進諫過父王不要沉迷於各種虛幻中,但仍沒能阻止他越來越頻繁地召見,或許父王隻是一時興起玩玩罷了,我安慰自己。父王是個很理智很有軍事謀略的人,一定是我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