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份關於十七年主流文學的思維導圖知識點:
```markdown
# 十七年主流文學
## 背景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到\"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1966年)結束
- 中國當代文學的一個時期
## 小說創作
- 繼承了\"五四\"以來的現實主義傳統
- 從中國古典小說和外國著名小說中吸取了營養
- 以新的態勢在新中國文苑中成長
- 寫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鬥爭生活的
- 寫農村土改與社會主義革命題材的作品數量較多,成就較高
- 長篇小說創作之成就比較突出,短篇小說創作次之,中篇小說創作顯得相當薄弱
## 代表作品
- 趙樹理《三裏灣》
- 柳青《創業史》
- 楊沫《青春之歌》
- 吳強《紅日》
- 杜鵬程《保衛延安》
- 宗璞《紅豆》
- 茹誌鵑《百合花》
- 王蒙《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
```
以上思維導圖知識點僅供參考,具體內容可能因個人理解和需求而有所不同。
u0026u0026u0026u0026u0026u0026
“三紅一創保林青山”是十七年文學的代表作,以下是這些作品的大概內容和主要人物:
1. 《紅岩》:以重慶地下黨鬥爭生活為背景,講述了共產黨員們在國民黨統治下的艱難生活。主要人物有許雲峰、江雪琴等,他們麵對敵人的酷刑和威脅,始終堅守信仰,最終迎來了革命的勝利。
2. 《紅旗譜》:以冀中平原朱家村為背景,講述了貧苦農民朱老鞏為保衛自己的家園,與地主馮蘭池鬥爭的故事。主要人物有朱老鞏、朱小虎等,他們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
3. 《創業史》:以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村合作化運動為背景,講述了梁建三等人在黨的領導下,帶領農民走合作化道路的故事。主要人物有梁建三、郭振山等,他們為了實現農業現代化,努力奮鬥,最終取得了成功。
4. 《保衛延安》:以解放戰爭時期延安保衛戰為背景,講述了西北野戰軍在黨中央和毛主席的領導下,保衛延安、粉碎敵人進攻的故事。主要人物有彭德懷、周大勇等,他們為了保衛延安,英勇奮戰,最終取得了勝利。
這些作品通過描繪主人公們的成長和變化,展現了十七年文學的主題和意義。同時,這些作品也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的曆史背景和人民的精神風貌。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文學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多個主要小說流派,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