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2)(3 / 3)

事不宜遲,我也希望早去早回,於是簡單打點後便回到了回春堂。沒想到的是荊老竟然意料到我會很快趕來,已經備好行具,就等我的到來了。不得不說的是,老天祥不愧是四大藥房之一,在這亂世中有些能耐,竟然找了一輛汽車直接將我們送到了另一座城市,登上了前往遼寧的火車。

坐在轟轟作響的火車上,和我一起同行的還有荊老和他的一個保鏢。按照這個速度,大約要兩天時間才能到遼寧,我從袋中拿出在村裏寫的藥方,開始細細推敲了起來。其實我最擔心的問題不是配藥,而是配藥之後隨藥配用的藥引。

藥引大致可以分為四類,一如生薑、大棗、甘草、香豉、蔥、桔梗、豬膽汁等,此類藥引在方中或為藥,或為引,視其地位而定。二如熱粥、雞子黃、煮餅、白飲等,性質溫和,能助藥力,護胃氣,有益無害。三如酒、蜜、鹽等,多是常用的炮製輔料,雖然其入藥形式有別於他藥,但作為藥引用以增效、抑毒、引行藥勢之意不變。四如漿水、泉水、井花水、甘瀾水、馬通汁、人尿、煆灶下灰等,入方為引常能增強方藥的功力。它們不僅與湯劑配伍,更廣泛地和成藥配伍應用。

這次我選用的這批藥材,無一不是天材地寶,單單其中的任何一種藥材,拿出來都是一方好材。俗話說“靈物有心性”,要想這麼多靈材聚集在一起調製出來藥方,實在是非常困難,因為這些靈藥會互相克製,互相爭鋒,不但不能起到藥效融合的效果,反而會毀了相當一部分的藥性,這就是為何中醫藥方中大部分稀有藥材所配的輔藥皆是一些常見的藥草。

我望著藥單低眉苦思,一旁的荊老似乎看出了什麼,笑著說:“怎麼,擔心無法駕馭這麼多靈藥?”我抬起頭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荊老繼續說道:“事到如今,對我還有什麼好隱瞞的呢?我也不是街邊的赤腳醫生,以我這麼多年的經驗,再加上你要的藥材都是祛毒之藥,我不難推斷出你身邊有人中了奇毒!當然,也許就是你!”我心中一動,畢竟薑還是老的辣,荊老似乎已經看出門道了。“嗬嗬,不要緊張嘛,我知道你現在擔心的是如何調和藥性的問題,不過,據說道醫之中,似乎也有很多精妙至極的藥引啊。”“道醫自滅佛起便一度消失於世間,所留資料實在是極為有限,而用藥之方在於隨機應變,幾種藥引,何以囊括天下藥材?”我無奈地說。

“是這樣啊。”荊老說道,“不知道你是否知道最早的係統地在處方中配置藥引的人是誰啊?”我點點頭,說:“這個我當然知道,他就是道醫中的醫聖——張仲景。”“嗯,不錯。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和《金匱要略方論》,二書中共載有方劑三百餘方。其中,配有藥引者約有百餘方吧。藥引之意,無非六大功效:補不足、輔主藥、製毒烈、和藥性、充向導、借反佐。世間藥引,皆在此六效之中。而我老天祥一門,據說總堂收有一本當年張仲景的手寫引方,上麵記載了很多鮮為人知的藥引以及原理,如果這次能順利解決此事,我可以助你向大掌櫃遊說,看看是否能借你一覽。”哦?我聽到此處不免心中一動,這不正印證了師父留下的手抄本上所寫的那些藥方嗎?上麵所用之藥引,皆詭異異常,不合常理,如果荊老所言不假的話,那麼老天祥這本手抄本,看來我得想方設法一覽了!

火車平穩前行,一路上還能看見戰火留下的頹跡。我不免有些擔心此次旅途能否順利到達。沒想到我正擔心著,隻聽見前麵傳來一聲長長的鳴笛聲,然後火車開始減速,最後緩緩停了下來。

“怎麼回事?”荊老皺了皺眉,吩咐隨行的中年男子道,“黑三,你去看看。”那名叫黑三的男子應了一聲,離開了車廂。不消片刻,黑三便匆匆走了回來,在荊老耳邊說了些什麼。隻見荊老臉色微變,對我說:“前麵的鐵路被鬼子炸斷了,估計火車要在這耽擱一段時間。”我向窗外張望了一下,說:“現在我們到何處了?”“應該是徽州和江蘇交界一帶吧,具體的位置也不好說。”“那我們現在該如何?”荊老思索了一下,說:“這裏不知要何時才能修好,我們不能在這裏幹等——這樣吧,我們下車轉走公路。我四大藥房遍布全國,隻要到一處分堂,便可以另尋出路。黑三,你把東西收拾一下,我們下車。”

片刻之後,我與荊老便下了火車,順著路邊的一條山路往北走去。據說不遠處有一個小縣城,如果順利的話,天黑之前應該能趕到。我在山裏生活了許久,走這些山路自然不算什麼,可是對於已經一把年紀的荊老就難免有些吃力,所以我們走得並不是很快,一路下來,天已摸黑,也隻走了約十幾裏路。

走著走著,隻見原本就不明顯的山路逐漸開始模糊起來,我心裏“咯噔”一下:“如果前麵沒了路,那麼這樣摸黑走下去很容易迷路的。”黑三也似乎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於是背起了荊老,開始加快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