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經營活絡,打破思維定勢(3)(3 / 3)

於是“太陽神”尚未在上海商店全麵鋪開,陶國光已經開始在上海傳媒“五大戶”(三報兩台)的廣告部穿梭了,廣告包了一個又一個,黃金時間版麵廣告價再貴他也在所不惜。他要強迫上海人“抵製外貨”的思想接受這樣一個觀念:人參蜂皇漿濫市了,誰來補台?惟我“太陽神”!

鋪天蓋地的廣告日益浩大,然而在市麵上卻不見其產品。上海藥店的經理們看不懂了:“這個廣東人鈔票沒賺,廣告鋪天蓋地的花,怕是瘋了?!”

當時廣告聲勢之浩大,給人以“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神秘感。使他們對這個突然升起的“太陽神”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確實對於當時舉債做廣告的陶國光來說,稍有不慎,便是人生奮進中的“滑鐵盧”,然而廣東人對事物的前瞻性與帷幄運籌的魄力使陶國光決定用“大智慧”去賭一把。

為了讓廣告費取得最大的廣告效應,陶國光潛心研究了西方商業社會流行的CI理論,即通過特殊的設計和規劃,提供一套完整的、統一的傳播係統,強迫消費者接受。

要達到隻要在傳媒上出現黑色三角頂起紅色圓塊時,人們就會自然而然地聯想起“太陽神”。抑或僅僅出現大麵積的白色色塊底下壓上四條由粗漸細的紅色條塊,人們就會感覺到“太陽神”的存在。就“太陽神”產品而言,消費者服用一支口服液,就被灌輸六次“太陽神”的商標印象,首先是包裝盒上,然後是小小的盒封,抽開內盒,塑料底板上有一隻,說明書上再加一隻,看了瓶貼上的那一隻後在鋁蓋後又有一隻,如此反複灌輸,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把“太陽神”產品印在腦海中。

工夫不負有心人,1990年,“太陽神”開始走進大上海的名流之列,陶國光在上海至少已創造了5000萬元銷售額,這使得上海土生土長的“人參蜂皇漿”滿街掛出跳樓價。

陶國光抓準了機遇,但是作為廣東商人,在利益麵前所表現出來的是務實進取的精神。

並不滿足的陶國光又把世界著名的美國藍吉列公司的全位信息控製術移到“太陽神”上。藍吉列為了推銷修麵刀片、修麵膏,不惜重金在世界係列棒球比賽上大做特做電視廣告,即使在與其產品毫不相幹的美國小姐競選上也頻頻亮相。陶國光則不惜重金,參與上海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社會活動,從流行歌曲專場到時裝模特表演,隻要是全社會的活動,他都樂意插上一腳。1991年夏天,由他資助的胖墩夏令營還歪打正著為他做了一次免費廣告:一個小胖墩在遊泳池受傷後訴諸法庭,樂於施助的太陽神公司的大名在報紙的政法新聞裏頻頻亮相。

一個令人懷疑的數字在上海廣告界傳遞,1991年,陶國光的廣東太陽神集團究竟賺了多少錢?不過有一點是清楚的,那一年,他以100萬美元的巨資買下了連一般外商都不敢問津的豪華型上海愛邦大廈整層樓麵。而且這個廣東人沒忘了在房間的玻璃窗上一枚枚地貼上黑紅相間的“太陽神”商標,以給上海人灌輸那份“天長地久地愛”。

可見,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必然要處於國家的一個大環境中進行經營。因而進行商業經營必須要對“大環境”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對其進行調查和分析,否則經營者必然會處於一個短視和盲目的狀態之中。正確地預測市場行情,對企業所處的環境進行深入分析,仔細調研,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和機遇。

四、銳意創新,以變求存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國際經濟一體化,中國在世界經濟舞台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麵臨的市場更加廣闊,但中小企業在麵臨新的機遇的同時也麵臨新的挑戰,因為它們不僅要與國內的企業集團進行競爭,更要與國際知名企業同台競技。在如此多變的大環境下,廣東企業利用“創新”這一有利武器,逐漸走上了國際市場的道路。

創新作為企業生命的一個重要要素,它構成企業特有的精神特質。廣東省重點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之一的格力集團,它打開成功之門並且保持青春長在的那把金鑰匙就是——“創新,再創新”。